前往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念頭,在我腦海中已縈繞四年。

2015年首次到訪直島,初次得知這個為復興瀨戶內海東邊島嶼的大型藝術計劃。第一次到訪時間不多,更受傷令行程延誤。2016年再訪,仍是直島。雖然是藝術祭年,但因家人假期安排,只能在春會期和夏會期之間造訪, 在陰雨連綿下逗留了兩日一夜,總算補完了 Art House Project 等作品,但仍未能體驗最完整的藝術祭。
到了今年,終於在機緣巧合之下趕上了春會期的最後幾天。買到了 Hong Kong Express 的廣島進、大阪出優惠機票。雖然和高松有段距離,但正好可以趕及參觀本年六月開始圍封一年作維修的嚴島神社大島居了。(到此就集齊了日本三景了!2017年秋到訪的京都天橋立、2019年冬到訪宮城松島,按古人的旅遊口味還是相當不錯的。)
→ 可在右方的浮動目錄快速跳至不同日子的行程。
→ 亦可按圖放大相片 d(`・∀・)b
本來想順道遊覽上回2017四國快閃之旅沒有踏足的愛媛縣,但這次還是決定以藝術祭為主,只打算去途中的今治城,松山城湯築城內子町大洲城下灘站宇和島城還有鯛魚飯要等我呀。
用在藝術祭的時間足有五日半,算是十分奢侈了,成功完走春會期的八個島嶼——直島、豐島、犬島、女木島、男木島、小豆島、大島和沙彌島,當然高松的作品也沒有遺忘。
本來還想直島已去過兩次,人潮又多,這次乾脆不去也可以。卻發現先前到訪時只到了門口拍照的「I ❤️ 湯」錢湯竟然在藝術祭期間的週末,在10:00-13:00一併開放男女湯讓人參觀。最後還是決定要三訪直島。
我在四月中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官網買了早鳥價的三季門票 (¥3800,原價¥4800),比買單季門票 (¥4000) 還要便宜。亦在KLOOK上購買了三日的渡輪乘船券 (¥2200),可以在三日內無限次乘搭指定航線渡輪 (慢船),在當地才購買三日渡輪券索價 ¥2500。
官方雖有推出手機APP介紹詳細的展品位置、交通資訊,但到訪時仍是只有iOS 版本 (望向手中用了三年的SONY電話…….) 。我還是認命,回歸原始,購買了官方導覽書 (¥1200) 。
高松出發往犬島,必先經豐島或小豆島轉船,我便理想地把豐島和犬島安排在同一天。可惜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即使有電動自行車,還是難敵豐島的斜路。本來一心嚮往的豐島美術館及橫尾忠則館,都因時間不足唯有捨棄。打算往豐島的人,真的要好好逗留至少一天呀。
藝術祭行程準備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來訪者眾多,要享受藝術祭,最好事先做好準備。官方網站雖有多國語言,但以日語及英語的更新最多,建議以此二者為準。
2019年藝術祭會期
- 春會期: 26/04/2019 (六) – 26/05/2019 (日)
- 夏會期: 19/07/2019 (六) – 25/08/2019 (日)
- 秋會期: 28/09/2019 (六) – 04/11/2019 (一)
參展地區
- 直島 (大部分星期一休島)
- 豐島 (大部分星期二休島)
- 犬島 (大部分星期二休島)
- 女木島
- 男木島
- 小豆島
- 大島
- 沙彌島 (只限春會期)
- 本島 (只限秋會期)
- 高見島 (只限秋會期)
- 粟島 (只限秋會期)
- 伊吹島 (只限秋會期)
- 高松港周邊
- 宇野港周邊

藝術祭鑑賞護照
- 三會期通用: 成人 ¥4800 / 16-18歲 ¥3000 (只限現場售票) / 15歲以下大部分作品不收費
- 單會期: 成人 ¥4000 / 16-18歲 ¥2500 (只限現場售票) / 15歲以下大部分作品不收費
- 可預先購買再到現場兌換,或於各案內所即場購買
- 官網: 三會期 / 單會期(夏)
- KLOOK: 三會期 / 單會期(夏) / 單會期(秋)
- 建議配搭官方透明雙口袋保護套 (¥380) ,方便出示鑑賞護照及乘船券
藝術祭三日乘船券

- 成人 (中學生或以上): ¥2500 / 兒童 (小學生): ¥1250
- 只能乘搭指定八條航線的慢船渡輪 (フェリー /Ferry);不能乘搭高速船/旅客船
- 可預先購買再到現場兌換,或於各案內所及售票處即場購買
- 全航線時間表
三日乘船券可用航線
1) 高松 – 直島 (宮浦)
2) 宇野 – 直島 (宮浦)
3) 宇野 – 豐島 (家浦) – 豐島 (唐櫃) – 小豆島 (土庄)
4) 高松 – 女木島 – 男木島
5) 高松 – 小豆島 (土庄)
6) 高松 – 小豆島 (池田)
7) 高松 – 小豆島 (草壁)
8) 高松 – 宇野
藝術祭官方導覽書
- 連稅定價¥1200;可在官方商店、各島上藝術祭案內所、高松市內便利店等購買
- 全書除作品及藝術家名稱外全為日語,但中文圈遊客應能推敲出意思,仍推薦購買
藝術祭官方APP
入場券/整理券
- 直島 地中美術館: 完全網上預約制
- 直島 南寺: 整理券入場制;請留意當日官網之緊急情報
- 豐島 豐島美術館: 藝術祭期間可網上預先購買指定日時入場券;當日亦會發放整理券
- 豐島 島キッチン: 整理券用餐制
- 女木島 瀬戸内ガストロノミー:
- 午膳為預約制,一日有五場30分鐘的烹飪解說暨用餐環節 (10:50/ 11:40/ 12:40/ 13:30/ 14:30),每節20人
- 可致電 070-3791-8428 或當日現場預約
- 犬島出發往直島、豐島、小豆島(土庄)船班: 整理券制,建議到島上第一時間到案內所拿取整理券,然後到票務中心買船票。上船時須交還整理券。
- 犬島出發往京橋、牛窓船班: 整理券制,11:00 開始在案內所發放;上船時須交還整理券。
官方人潮預測

官方導覽行程
- 犬島+豐島 / 大島+女木島+男木島 / 小豆島 / 宇野港+犬島 / 本島+高見島(秋會期) / 伊吹島 + 粟島(秋會期)
- 乘坐私人高速船(小豆島除外)及旅遊巴士,免卻排隊之苦
- 日語導遊隨行,更深入講解作品;亦有英語印刷資料
- 連同島上午膳
- 詳情可參官網
JR周遊券
如由其他城市出發,可考慮使用以下範圍包括高松的周遊券。更多周遊券的資訊可參另文。
- 關西廣域鐵路周遊券
- 關西&廣島鐵路周遊券
- 山陽&山陰地區鐵路周遊券
- 岡山&廣島&山口地區鐵路周遊券
- 瀨戶內地區鐵路周遊券 (包括宇野-小豆島土庄、高松-小豆島土庄、日生-小豆島大部的渡輪)
- 四國鐵路周遊券 (包括高松-小豆島土庄的渡輪及小豆島橄欖巴士)
- 香川迷你鐵路&渡輪周遊券 (包括高松-小豆島土庄的渡輪及小豆島橄欖巴士)

日本鐵路及巴士周遊券互動地圖 | PART 2 |
大阪出發 前往關西/山陽山陰/瀨戶內海/北陸 7種交通票券
行程總覽


更多日本行程總覽:
2017 四國六天快閃遊
2017 關西岡山紅葉二十天遊
2018 中部北陸十三天遊
2019 東北二十四天遊 上篇: 東京 青森 宮城 山形 | 下篇: 岩手 秋田 福島 栃木
Day 1 香港 – 廣島
14/05/2019 星期二
廣島 廣島城 – みっちゃん御好燒 八丁堀總本店
宿 広島のお宿

在廣島機場剛好趕上了前往市區的巴士,在膠囊酒店放下行李後竟仍有時間,連忙快步走到廣島城觀光。總算能趕進天守內一遊,但木造復原的櫓群,則要次日再訪。

來到廣島,當然要一嚐お好み焼き(御好燒),在廣島把這道菜叫成廣島燒可是會被打的。今日嚐的是みっちゃん總本店 八丁堀總店。我以前只有在屋台買過御好燒來吃,在餐廳吃還真的是第一次。貪心地點了 DX Special 外加生啤,但吃到三分一已有飽足感。當然,我是不會浪費食物,最後是用龜速慢慢吃完整份。
留宿兩晚的膠囊酒店就在廣島站南口前,同大廈還有御好燒店雲集的室內屋台街駅前ひろば。
Day 2 岩國 – 宮島
15/05/2019 星期三
山口 錦帶橋 – 岩國城下町 – 岩國城 – むさし – 廣島 嚴島神社 – 寶物館 – 表參道商店街 – 尾道拉麵 三公宿 広島のお宿

是日由廣島出發,乘山陽本線到岩國站。車站前方正整修,買到錦帶橋周遊券後剛好跑到上巴士。

錦帶橋為日本三大奇橋之一,在石墩上的木拱橋跨越錦川,連接古色古香的岩國城下町。
先乘纜車登上岩國城,沿林蔭步道而上,涼意撲面而來。岩國城天守不大,與廣島城同為復原天守。天守頂層可俯瞰城下町及錦帶橋。

持錦帶橋周遊券,到纜車站旁的岩國美術館可獲折扣。不要看博物館外觀仿古得有點不倫不類,館藏以刀劍、甲胄、馬具、漆器、書畫為主,朱紅的天花上更畫滿家紋,極有氣氛,推薦戰國迷一遊。
正對著錦帶橋的むさし號稱是全日本最多口味的軟雪糕店,我也湊熱鬧買了一支瀨戶內檸檬味。

在岩國西郵便局買明信片後,剛好錯過了能完美銜接前往宮島口的列車,在宮島的時間只能縮減了。由宮島口往宮島的渡輪,由JR西日本和松大汽船兩家經營,沒有周遊券的我就隨意跳上了隨即開船的松大汽船。

跟著遊客人潮,就能毫不費力找到往嚴島神社的路。本來生怕遲了來宮島,趕不及退潮時間,還是剛好看到大鳥居在沙灘上聳立的風景。
神社出口的寶物館亦值得一看。館內收藏了國寶平家納經複本,以金銀箔裝點,裝飾華貴,顯出平氏當時勢力 ,乃現存裝飾經最高傑作。
離開嚴島神社後,再趕緊到表參道商店街一嚐紅葉堂的炸紅葉饅頭,以及穴子烤蠔/牡蠣。上船前瞥見有個城跡,地圖說是良好的眺望點,也不管路上人跡罕至,自個闖了上去。結論是,不要盡信地圖,甚麼也看不到。😂
回到廣島市後,整理一下相片後,九點多才到廣島站前的 ASSE 覓食。在走道盡頭的尾道拉麵三公,以魚乾醬油背脂拉麵為主,配上極巨型的炸雞,全日沒有好好坐下用餐的我也被這個分量擊倒。

– 詳細全文: 廣島 尾道拉麵 三公–
Day 3 廣島
16/05/2019 星期四
廣島 廣島城 – 原爆Dome – 紙鶴塔 – 長田屋 御好燒 – 和平記念館 – 悼念館 – 麻沙羅 無汁擔擔麵 – 今治城
宿 今治
本來想著去不成廣島城的二之丸的櫓群,乘上市內周遊巴士後還是忍不住在廣島城跳下車,沿水堀環城一圈再到櫓群一遊。木造復原的平櫓、多聞櫓及太鼓櫓內展品不少,也有復原的詳細過程相片。

市內周遊巴士姍姍來遲,但總算在烈日下輕鬆抵達了原爆圓頂館。附近有原爆倖存者以多國語言向遊客宣傳反核信息。
原爆圓頂館旁的紙鶴塔是2016年完成改建的新標誌建築。一樓為餐廳與紀念品店;二樓至十樓為辦公室;十一樓為室內展望台及摺紙鶴悼念的空間;十二樓則為有蓋天台,鋪上人造草皮,可以俯瞰整個和平記念公園。本來覺得門票高昂,但原來遊客出示護照可獲展望台門票優惠,還是內進。來者可乘電梯直達頂層,再沿斜路逐層繞道而下;不擅走下坡路的我就和一般遊人相反,先沿斜路往上,在十一樓摺完紙鶴,和在十二樓躺了一會後,才乘電梯下樓。
離開紙鶴塔後,在正午烈日下參觀和平紀念公園 (平和記念公園) 實在有難度,便先到附近的長田屋,再嚐御好燒。這次選了較基本的肉玉そば再加上蠔,坐在吧枱鐵板前,完全目擊了烹調過程。
平和記念公園內的主要建築物包括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 (広島平和記念資料館)、原爆死難者慰靈碑、國立廣島追悼原爆死難者和平祈念館 (国立広島原爆死没者追悼平和祈念館) 及廣島國際會議場。公園內有數十個紀念碑、慰靈碑;當日遇上小學生在原爆之子像前進行校外教學,由小學生搜集歷史資料後,再向同學彙報,亦由小學生宣佈為死難者默哀。

我先往平和記念資料館,資料館於本年四月末完成長達五年的翻新工程,展示了更多實物,還原現場情況。有音聲導覽出借,以日語、英語、普通語、韓語及法語介紹更多詳細資料,值得細聽。

原爆死難者和平祈念館為一個埋在地下的圓形悼念空間,牆上刻有原爆空時廣島市中心的地圖。

離開和平紀念公園,我到附近的麻沙羅一嚐廣島市的地方特色拉麵——無湯擔擔麵 (汁なし担々麺) ,一般擔擔麵的辣湯變為更濃郁的醬汁,加上大量花椒,十分嗆辣。
用餐完畢就是時候乘高速巴士,往四國愛媛縣的今治市進發。到達今治時已是晚上十時,在酒店放下行李連忙借了自行車,在今治城夜間點燈十一點完結前一睹她的風彩。可惜的是,繞城拍了三個角落後踏自行車全速往第四點時,燈光瞬間熄滅。
Day 4 今治 – 丸龜 – 沙彌島
17/05/2019 星期五
愛媛 今治城 – 香川 丸龜城 – 沙彌島 – 瀨戶大橋記念館 – 骨付鳥 蘭丸
宿 WeBase 高松

昨晚摸清了路線,早上就可以更快前往今治城了。今治城乃日本三大水城之一,由築城名手藤堂高虎所建,為瀨戶內海的交通要衝。五重六階的模擬天守上,可遠眺來島海峽及島波海道。天守現為鄉土博物館及自然科學館,藏品甚多。可惜的昨天真的太累,留給今治城的時間只有一個小時多一些,沒有時間走訪山里櫓、御金櫓、武具櫓內的展覽。
離開今治城後,我跳上前往丸龜的特急列車。來丸龜當然不是為了發源地明明在兵庫縣加古川市的丸龜製麵,而是現存十二天守之一的丸龜城。

丸龜城離站約十五分鐘路程,正午的陽光毫不留情的照耀著。不過,當丸龜城高聳的石垣映入眼簾時,一切都值得了。丸龜城的四重石垣總高60米,乃日本之最。城內的丸龜市立資料館收藏了名刀にっかり青江,不定期公開展示。(我正好早到了幾天……)
丸龜城的三重三階天守是現存十二天守中最小的,但我個人覺得福井的丸岡城還要小一點。天守樓梯雖陡峭,但怎樣也不會及得上丸岡城那不手腳並用就下不了樓的樓梯。

日本於西曆五月五日慶祝端午節,以鯉魚旗希望男孩出人頭地,後來演化成夏日的風物詩。丸龜城水堀上掛的鯉魚旗仍然高掛,隨風飄揚,和巍峨石垣形成有趣的景象。
離開丸龜城,是時候正式開展旅程重點——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了,起點就在香川縣坂出市北端的沙彌島。春季會期 (4月27日-5月26日) 限定開放的沙彌島名中雖帶「島」字,但多年來填海造陸後,已與四國本土連接。為保寧靜,日間禁止外來車輛進入沙彌島範圍,自駕前往沙彌島之旅客需在瀨戶大橋記念公園泊車,再步至作品展示範圍。
而瀨戶大橋記念館,則是為紀念建橋橫跨瀨戶內海的工程壯舉。大橋起點為岡山縣倉敷市、終點為香川縣坂出市,共有十條高架橋、斜拉橋及吊橋,共長12300米,現為世界最長鐵道道路併用橋。記念館免費開放予遊客參觀。館內有極度詳細的介紹,也有很多互動展品。最重要的是絕佳的眺望位置,天氣好時甚至能看到對岸的岡山縣。
沙彌島上共有十件作品 (sm01-sm10),有些為永久設置的戶外作品,即使不是藝術祭期間前來也可觀看。亦有作品會移師其他島嶼展出。詳情請閱下文。
是次在高松住了五晚,全在 WeBase 高松的女性專用 Dormitory。是我過去住過眾多膠囊旅館及青年旅舍中設備最齊全,儲物空間亦最充足的。
上次來高松已經在名店一鶴嚐過名物——骨付鳥,這次決定也要一嚐另外兩間——蘭丸及寄鳥味鳥,一試分別;是晚先嚐了蘭丸。蘭丸的店面比一鶴小得多,較有地道居酒屋風味。點了幼雞(ひな),烹調需時二十分鐘,皮超級脆,肉質嫩滑,調味適中,完全沒有一鶴般吃到一半因太鹹吃不下去的情況。
Day 5 直島
18/05/2019 星期六
香川 直島 I ❤️湯 – Art House Project – 直島會堂 – 本村港 – 高松 川福本店 烏冬
宿 WeBase 高松


本日原本只打算在上午到直島的 I ❤️湯一遊,下午轉往大島。但是我徹底地看錯了船期表,把由高松出發的船誤當是直島開出,還要中午時份回到了碼頭才發現這個事實,唯有將錯就錯,慢慢在直島上渡過一日。
碼頭旁的紅色南瓜 (na01) 擠滿了拍照的人潮。這些三訪的作品,我都於蓋章後便火速離去。
直島錢湯 I ❤️湯 (na05B) 由大竹伸朗設計,是實際可供居民及遊客入浴的澡堂。色彩斑斕的普普藝術風格充滿錢湯內外,浴場裡有大象雕塑裝點;平常嚴禁拍照,這次在藝術祭期間在週末早上限定開放參觀,男女湯均可內進,實屬難得。
參觀完I ❤️湯後剛好錯過了巴士,島上自行車亦已全數租出,便徒步向本村方向走,需時二十分鐘左右。

本村地區我沒有到過的作品包括2015年建成的直島會堂 (直島ホール) (na08) 及 The Naoshima Plan 2019 「水」(na07B),兩棟建築物同由三分一博志設計,強調活用自然素材。初到訪時直島會堂正準備同日下午演出的「直島女文樂」,訪客不得內進:本以為沒有機會一看內部,最後還是陰差陽錯看了表演。
The Naoshima Plan 2019 「水」是古民家改建而成,來客可在中庭的水池中泡腳,對抗盛夏酷暑。

本來打算再參觀一次的 Art House Project 南寺 (na13B) 需整理券才可入內,十一時多到達已經到14:15才可入內。那時我還以為自己下午就會離開直島,便放棄了那張整理券。

走到本村港旁由SANAA設計的直島港 Terminal (na09) 後,我便乘巴士回到碼頭,然後就如本日首段所言,發覺看錯船期表了。

連忙排隊再乘巴士,回到本村地區。這次決定在百年歷史古民家 seto.UCHI 用餐,足足排了一個小時才入座,再等了一個小時餐點才來到。正好可體驗瀨戶內海式的慢活。🙈

用完餐後,再度走到直島會堂,本來只打算偷看一下內部,但發現仍有現場票售賣,便順水推舟看演出。舞台前放了道具船,以及架起了高台,讓女文樂的演奏者在上表演。表演全為上了年紀的女性,有的頌唱詩詞,有的演奏樂器,重頭戲的木偶則由三人同時操縱一個。演出時嚴禁攝影及攝錄,只能分享不動的木偶了。
看完演出後又在本村地區閒逛,豈料又看錯了回宮浦港的巴士,這次是半走半跑地趕船。到了宮浦港,碼頭早已排滿候船的人潮,心感不妙。過了不久,就有船公司職員在我前面不遠開始分發黃色的整理券,說本班船已客滿。幸好拿到整理券不久,隨即有職員領一行約五十人到高速船碼頭,不用加錢也能乘快船回高松。

多得乘高速船多出的時間,剛好可以繞日本三大水城之一的高松城一圈。不時有塗裝可愛的琴平電鐵列車駛過,是拍攝高松城的熱門角度。本來高松城是引入海水作水堀圍城,但到訪時有些水堀乾涸了,略嫌失色。

決定這幾天要把所有晚餐時間用來品評各家烏冬與骨付鳥,今夜雀屏中選的是川福本店。點了經典的雜錦天婦羅釜揚烏冬,手打彈牙的粗烏冬就此裝在盛滿熱水的木釜中上桌。常說烏冬店的關東煮不能錯過,我也點了一串牛筋。一咬下就知道不得了;軟嫩柔滑,馬上在口中融化,連忙多點一串。
Day 6 小豆島 – 大島
19/05/2019 星期日
香川 小豆島 土庄 – 坂手 – 醬之鄉 – 草壁 – 大島
宿 WeBase 高松


為了彌補昨日的錯誤,決定縮減是日在小豆島的行程,騰出下午給大島。早上用跑的趕上了開往小豆島的第一班渡輪,在八時已踏上了一點也不小的小豆島。我把小豆島分成兩日遊覽;第一日以巴士和自行車移動,第二日則自駕到較偏遠的地區。

在碼頭旁拍過金光燦爛的太陽所贈之物 (sd01) 等作品後,我乘巴士往最遠的坂手港進發。

碼頭船班不多,反而是釣友聚腳之地。海鳥停在會自轉的作品 Star Anger (sd30) 上,相映成趣。
在坂手港租借了 Hello Cycling 的電動自行車,可以在島上46個地點自行借還,唯費用較其他原處還車的自行車租賃貴,但對於今天不走回頭路的我是最好不過了。沿路走到醬之鄉,草草在丸金醬油記念館繞了個圈,又再開始找尋作品了。
當日太陽算不上猛烈,我亦以為長袖衣物該能阻擋紫外線,以致把塗和帶防曬霜出外的事實拋諸腦後。豈料就是因太熱而捲起的半截衣袖完美地曬傷了,往後幾日不得不狂塗蘆薈啫喱和戴上防曬袖套……大家千萬不要小看瀨戶內海的太陽呀。

醬之鄉區域的作品中,我尤其喜歡本年度新作——台灣藝術家朱哲琴的鐘舍 Bell Shelter (sd23)。由觀者輕敲梵鐘,聲波經揚聲器放大,在水池中揚起波濤,投射在布幕上的光線隨之搖曳,值得駐足細看。

而同為今年新開放的小型私人藝廊 GEORGES Gallery (sd27) 的作品亦令人嘖嘖稱奇。藝術家在藝廊主人三代曾居住的古民家內,直接在榻榻米和牆壁上貼上金箔,只有從特定角度觀看,才能看出如滿月的圓形。二階閣樓尚有另一件作品,藝廊更附設咖啡廳,可以在花園中小憩。

最後在草壁港找還車處時費了不少時間,原來就在公共的自行車停泊處。剛好還有時間欣賞作品,和品嚐島上義工免費提供的甘夏蜜柑果凍和麥茶,再乘巴士回到土庄港。

先乘渡輪回到高松,前往大島前先偷了點時間,來到高松港的跨越國境.海 (tk02)。這件由台灣藝術家林舜龍創作的作品,於2016年藝術祭時在小豆島大部展出,今年移師高松港邊。

乘坐免費船班,即可抵達大島。她的歷史,參展島嶼中數一數二沉重的。
大島全島均是痲瘋病 (漢生病/ ハンセン病 / Leprosy) 療養所,名為大島青松園。
在1907年,日本政府實施《らい予防法》(痲瘋病預防法),所有痲瘋病患者必須強制入住療養所隔離, 更有甚者在1915年開始強制入所者絕育及中止懷孕, 至1996年才廢除隔離法例。縱然患者已在療養所內得到診治徹底痊癒,但仍有不少人已失去原本的歸處,只能繼續留在療養所。全日本現存13間國立療養所仍在運作;大島青松園高峰時住有700人,現有約50人,平均年齡已達85歲。
在1998年,有13名於熊本及鹿兒島療養所居住的入所者,代表其他入所者向熊本地方裁判所提告《痲瘋病預防法》 違憲,於2001年宣判勝訴,時任總理小泉純一郎及厚生勞動大臣亦有謝罪。宣判違憲當年,561名原告遂要求國家賠償18億2千萬日圓,約合1億3千萬港元/ 5億2千萬台幣;到了2019年6月28日, 熊本地方裁判所終判原告勝訴,但賠償金額大減至3億7千萬日圓 ,原告人數亦只餘541人。這場持續了31年的訴訟,總算能落幕。

甫踏上大島,就能聽見熟悉的雪糕車音樂不斷播放,向前多走幾步,又聽到不同的樂曲。在官方義工隊導覽介紹後,才得知音樂是用作導盲鈴,讓失明及視力衰退的入所者可以判斷身處位置。而路上的白線亦不是分隔車道用,而是供視力衰退者認路用。白色欄柵同為失明人士持手杖步行而設,但現時大島上已不多見能獨自在路上走的入所者了。

各宗教亦有在島上落戶,教會的正前方是神社,旁邊則有八十八尊石佛,也稱得上是特別的景象。
春會期展示的作品不多,但都非常有衝擊力,夏秋會期有更多關於島上歷史的作品,等待大家回報了。
最特別的作品要數リングワンデルング (Ringwanderung) (os08),作品名稱來自德語,意指登山時因壞天氣迷路時一直在轉圈。位於島上西北角,1933年開闢後長年關閉的登山徑就是作品本身,藝術家鴻池朋子則為登山徑繪畫地圖,和製作在小徑各處上形似真菌的雕塑。登山徑全長1.5km,途中有不少高低落差,也有很多泥石,難以想像當年失明和視力衰退的入所者如何自力開墾和漫步。

回到高松,晚餐在另一間骨付鳥名店寄鳥味鳥吃,第一次點了老雞,真的要費力咀嚼。
Day 7 小豆島
20/05/2019 星期一
香川 小豆島 北浦 – 大部 – 福田 – 道之駅 橄欖公園 – 中山 こまめ食堂 – 肥土山 – 三都半島
宿 WeBase 高松


是日行程不自駕是絕對無法達成的!故此我也鼓起勇氣,第一次一個人在日本自駕,豈料當日天氣異常,大風得像颱風來襲,也只得硬著頭皮上了。在土庄的當地租車店 Angel Rental Car 取車後首先北上,往北浦的大坂城殘石記念公園,找到ダイナマイト・トラヴァース変奏曲 (sd38) 。可惜風大得過份, 不要說風聲掩蓋了樂聲,根本連站也站不穩,沒有辦法細心欣賞這個有音樂演奏的作品。😭
繼續沿海邊公路前進,來到了大部, 此處港口有船可抵岡生縣的日生港 。台灣藝術家林舜龍的跨越國境.波 (sd36) 在強風下顯得更像活物。竹子掛上了台灣人民的七夕願望,隨風飄揚。
來到了小豆島的東北角——福田,亦是由姬路乘船前往小豆島的終點。福武House (sd34-B) 前身為福武小學,在2013年開始改為以連繫亞洲各國的藝術計劃, 在2019年更改裝了校舍二樓,成為展示現代藝術品的藝廊。在室內運動場改設的福武亞洲食堂,更會在會期間提供異國風味的餐點。

大家對小豆島的第一印象,如無意外該和橄欖及魔女宅急便有關?😂
正因如此,我本來打算略過這些大路景點,只到訪藝術祭,最後還是不敵橄欖軟雪糕的誘惑,停車休息一會。

吃畢雪糕後,就往山上的中山地區前進。在こまめ食堂如願吃到了小豆島產米飯糰套餐,分量極大,差一點就吃不下。 こまめ食堂窗外就是小豆島之戀 所在的梯田。
小豆島之戀 (sd08) 為另一個全用竹子創作的藝術品,來客可以脫鞋後在內自由坐臥,好好放鬆一番。

往西到肥土山地區,有著豬鹿垣之島 (sd06) 及 FLUIRE (sd07) 兩作品。

擾攘多時,終於能前往最期待的三都半島,但此時已經發現時間不足的事實。三都半島的巴士班次是絕望般的少,打算前往的必要自駕。花壽波島的秘密 (sd09) 以三都半島東南部同名無人島為靈感,觀者需攀上狹窄的鐵梯,才可一窺作品全貌。
三都半島上作品密集,數步之遙就能看到多個室內作品,可惜仍是不夠時間完走。我對明日之海 (sd14) 及 Element (sd17) 印象較深刻,同是活用光影投射互動的作品。而室外作品境界線之庭 (sd10) 及潮耳莊 (sd16) 的分量亦十足。

我一個人迎著強風,勉為其難來到了戀人之聖地——只有潮退時才出現的沙洲——天使之路。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下,真的沒有甚麼浪漫可言。就這樣完結了小豆島一日半的旅程了。
Day 8 女木島 – 男木島
21/05/2019 星期二
香川 女木島 – 瀨戶內 Gastronomy – 男木島 – 高松 鶴丸 烏冬
宿 WeBase 高松


女木島的作品大部分集中在碼頭附近,用半日時間遊覽亦十分充足,所以不少初訪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旅人都會選擇女木島+男木島作一日遊。
女木島原是日本傳說中桃太郎成功擊退惡鬼之處,山上鬼島大洞窟的オニノコ瓦プロジェクト/ 鬼之子瓦計劃 (mg19) 就是以此傳說為本,邀請香川縣內的中學生設計陶製鬼面,放在洞穴內點綴。

島上小學校現正休校中,校庭被大竹伸朗改造成他拿手的幻想風格、用色大膽,名為女根 / めこん (mg13-B)。作品遠在船上也能清楚望見。

女木島最集中的作品群就在此——島上小店計劃。作品全是島民及遊客可使用的小店。其中一個作品Wedding Shop (mg07) 由香港藝術家梁家泰及紅線創作,在週末會舉行港式婚禮體驗。當日雖是平日,但巧遇了紅線團隊其中二人,還與日籍義工一起打了場麻將。😊
當日本來最期待的體驗——瀨戶內 Gastromy (mg16),是在即場烹調及用餐過程了解瀨戶內海飲食文化的作品。我從鬼島大洞窟回來後第一時間去了領取整理券,幸好仍有空位。(整理券詳情請參上文)
雖然主廚精心的解說和特別的烹飪技巧示範,但三十分鐘內用餐、和偏少的份量叫人完全不滿足呀。體驗收費¥1,500,但真的像吃了風似的……
再回到港口附近轉悠,在著名的海鷗停車場 (mg01) 等拍了照,連忙趕到碼頭候船,錯過了這班船就趕不及遊覽男木島所有作品了。
男木島最著名的作品——男木島之魂 (og01) 在下船後毫不費力地映入眼簾,旁邊可供兒童玩耍的タコツボル (og02) 也聚集了不少遊客。在近年舉辦藝術祭後,有不少家庭連同幼童移居男木島,令島上休校的小學也重新授課,タコツボル正是為島上兒童設置。
在女木島瀨戶內 Gastromy 吃過的午餐瞬速消化,甫下船已覺饑餓。計算了一下時間,決定在艷陽高照的正午時份先在碼頭旁的海征食堂小憩,點了一份炸舌平目魚,補足一下能量再上路。

沿路走到男木島東南部的步行方舟 (og16) ,也是街知巷聞的作品,要拍到空景也不容易。
回到男木島中心部,饑餓感又再襲來。這次選了男木島圖書館併設的咖啡店,吃了手作甜甜圈。男木島圖書館是私人圖書館,但藏書量不容小覷。他們亦受理有意移居島上的相談,是為這小島注入生力軍不可或缺的一員。

沿在民居間蜿蜒上山的狹窄小路,我來到了 ONBA FACTORY (og06),這裡同樣併置了咖啡室。ONBA 是男木島居民在島上運送物資的木板車,在2010年藝術祭中,藝術家收集了750名居民心目中理想的木板車,再選出約150名,為每人製作了獨一無二的 ONBA。這裡展出了數十張草圖及成品的照片,有些受歡迎的樣式更有現貨發售。在男木島的路上走著,也可以看到居民推著 ONBA 出入的身影。

繼續往山上走,就會到達豐玉姬神社,石造明神島居剛好和蔚藍的瀨戶內海調和。

旁邊的路地壁畫 Project Wallalley (og05) 亦是作品之一,在男木島上多處可見其七彩蹤跡。
男木島上另一著名作品——記憶玻璃瓶 (og13) 雖是很美,但揹著背包和其他人擠在黑暗的室內還是令人膽顫心驚 。房間中的房間 (og15) 則令我驚訝了一下。
不過真的美得令人屏息的作品,要數新作 SEA VINE -波打ち際にて- (og10)了。陶瓷製的花朵懸在古民家室內,既脆弱又惹人憐愛。附近的漆之家 (og14)能看到傳統漆藝,仿如螢火蟲在黑暗中生輝。

最後壓線進到了 The Space Flower・Dance・Ring(宇宙華・舞・環)(og07),雖然時間不多,但也能被充滿躍動感的作品360度環繞。至此也是完滿了雌雄島的一日遊。

高松的著名烏冬店多是清晨至中午營業,這幾天一直趕早班船的我不得不放棄。但是也有鶴丸這一家特例,晚上八時才開始營業,直到凌晨三時,或烏冬售完。我嚐了招牌的咖哩烏冬,配料全部十分軟嫩,關東煮亦滷煮得入味。
Day 9 豐島 – 犬島
22/05/2019 星期三
香川 豐島 – 岡山 犬島 – 香川 高松 ゴッドハンド
宿 大阪 Capsule Hotel Astil 道頓堀


本來根據官方導覽書的介紹,豐島(豊島)足要六至八小時才能完走,但我為了往犬島,勉強把豐島擠在早上用四小時遊覽,結果是島上兩大美術館——豐島美術館和豐島橫尾館都完全沒有機會參觀。😭
抵達豐島後,我先在 NPO 豐島 Project 租借了電動自行車,先往唐櫃岡地區的戶外作品空之粒子 (te08),旁邊就是以往居民取用作生活用水的「唐櫃之清水」。島廚房 (te10) 亦在不遠處,不過尚未到營業時間,只能一看建築物。本來 Storm House 就在附近,但因電腦故障未能看到演出,唯有過一會再來。
來到豐島最著名的下斜坡,轉彎後就能看到豐島美術館的純白建築物。本以為10:00開門,10:15來到也不算遲,豈料我完全不知道豐島美術館在藝術祭期間原來有開放網上售票,剩下少量當日票也需拿取整理券才可購買。 (整理券詳情請參上文) 我拿到的已是兩小時後的12:15時段,要是參觀就要放棄下午的犬島了,最後還是果斷放棄,橫豎美術館一直也在,把優先川順位放在藝術祭特有的作品吧。
騎在自行車上往海邊俯衝,不出一會就來到唐櫃濱的沒有勝者-March Basketball (te14),豐島形狀的籃球架旁有著一箱籃球,來者不分年齡性別國籍也可以玩樂一番。久仰位處沙灘盡頭心臟音Archive (te15-B) 的大名,終於可以實際體驗一番,實乃特別的經驗。
為了 Storm House (te11-B) ,我再一次回到唐櫃岡,這次總算能在古民家屋簷下感受風暴來襲。之後再全力踩到硯地區,參觀了古民家改裝的民宿 UMITOTA (te04) 及豐島 Seawall House (te05-B),兩者均無法攝影,要親自到訪才能感受了。最後差不多要趕船到犬島,最遠只能走到針工場 (te03-B) 了。

乘高速船抵達犬島後,第一時間在案內所領取往小豆島船班的整理券 (整理券詳情請參上文),再在票務中心買好船票和犬島精鍊所美術館的入場券。票務中心設有咖啡店,又嚐了一遍瀨戶內海名物章魚飯。
犬島精鍊所美術館前身是銅製鍊所,在1909年建成,但運營只有短短十年就荒廢,直到2001年才被 Benesse Corporation 買下,成為瀨戶內海Benesse Art Site 的其中一個美術館。
改建由三分一博志建築設計事務所負責,連同廣島市的紙鶴塔、直島的直島會堂以及 The Naoshima Plan 2019「水」,這是我今次旅程第四度造訪他設計的建築物。美術館內部不准拍攝,只能說無論是建築本身或是柳幸典的藝術作品,都令人嘖嘖稱奇。
接著有充份時間遊覽犬島家計劃的的各宅。F邸/Biota (Fauna/Flora) (in01-B) 的作品是有機生命體般的雕塑。石職人之家跡 (in06-B) 則是以橡膠在地面上烙印不同動物的圖案。
而犬島最令我驚喜的,就是西邊的犬島生活植物園 (犬島 くらしの植物園) (in09-B)。嚴重花粉敏感和懼怕蝴蝶的我,平生最怕進植物園了,本來還想過要不乾脆放棄,但當我走到犬島生活植物園附近,差點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一片沒有欄柵的廣闊草地,各式花草隨意地植在園內各處,甚至有雞自由走動,一時難以相信這就是植物園。
繼續往 S邸/ Contact Lense (in02-B) 及 C邸/ Ether (in04-B) 前進。C邸的作品已於夏會期切換為無題 (C邸の花),我到訪時的 Ether 則是在兩層高的木建築內垂下青黃色吊床,遊人可以躺下放空。
犬島地方不大,遊覽完所有作品還有餘裕在港邊的票務中心吃杯在犬島精鍊所美術館內種植的金柑所製雪糕,再乘船到小豆島接駁回高松。

離開高松前的最後一餐,再戰一次早前摸門釘的 ゴッドハンド (神之手/ God Hand) 的自助式手打烏冬。 貪心地點了兩玉烏冬再加一堆炸物和關東煮,捧著肚皮登上往大阪的高速巴士。
晚上在大阪心齋橋附近的Capsule Hotel Astil 道頓堀住宿,在行李房滿地都是商品包裝、無路可走的亂況,是我住過的膠囊旅館中數一數二惡劣的。
Day 10 大阪
23/05/2019 星期四
對,這天的行程是一片空白。😂 本想在早上把握時間在大阪遊走一下,但多日來趕早班船、日行二萬步的疲累在最後一刻真的支持不住了,一起床已差不多要馬上Check out 趕往機場,完全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