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日本東北,就很貪心地安排了共24日來走透東北六縣加上日光。旅程重點嘛……就是把我喜愛的美術館、名城、溫泉、還有鐵道都塞得滿滿的。(<-根本全部都是重點吧!) 當然也少不了品嚐水產和農產品均十分豐富的東北美饌。
一不小心連旅程總覽也寫得太長(・ε・)。
上篇先整理了頭9天在東京、青森、山形、及宮城的行程。
下篇則會介紹後半的15天,在岩手、秋田、福島、栃木和最後回到東京的行程。
→ 可在右方的浮動目錄快速跳至不同日子的行程。
→ 亦可按圖放大相片 d(`・∀・)b
本來打算要去的美術館計有: 青森縣立美術館、睡魔之家、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岩手縣立美術館、秋田縣立美術館、東京的
teamLab Borderless、 森美術館、根津美術館、國立新美術館、21_21 Design Sight 和刀劍博物館。不幸地劃線的最後還是不夠時間,更重要是不夠錢去。_(:3 」∠ )_
預定一次過全收集東北地區的十個百名城則總算做到了。雖然路線有一點迂迴,還是成功去了弘前城、根城、盛岡城、仙台城、多賀城、白石城、山形城、二本松城、會津若松城和白河小峰城。
溫泉的話有青森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山形藏王溫泉、 銀山溫泉、秋田乳頭溫泉、福島奧會津早戶溫泉和栃木日光湯元溫泉。
鐵路則安排了五能線的Resort白神號、秋田內陸線和福島奧會津只見線。本來還想乘青森津輕鐵道的暖爐列車,但取捨後還是選了Resort白神號;還有福島的FruiTea甜點列車,可惜是日本居住者限定的旅行套餐,外國遊客無法乘搭。東北地區的觀光車真的不算少,但大多只在週末運行,更有很多是冬季期間停止運行,只能狠下心來決定。
各地的美食也當然嚐了個遍,由青森的蘋果和海鮮、岩手的盛岡冷麵和蕎麥麵、 秋田的稻庭烏冬和比內地雞、 宮城的牛舌和毛豆、山形的米澤牛、福島的拉麵……多不勝數。
本次也是久違的(旅程前半)有友人一同旅行。是為大學畢業後首次和友伴四人出遊的女子旅,興奮莫名。
香港沒有直飛東北地區的航機,只好由東京乘新幹線前往。友人們用的是超級划算的 JR EAST 東北地區周遊券;我就靠全國版21日周遊券了。
地圖
按左上的按鈕可在列表檢視所有地點。
可以使用星號來儲存至你自己的Google Maps,或是右方的分享給其他人。
更多日本行程總覽:


2017 四國六天快閃遊
2017 關西岡山紅葉二十天遊
2018 中部北陸十三天遊
行程總覽
🏯 名城
🍴 餐廳
♨️ 溫泉
🚂 鐵道
⛰ 自然景觀
⛩ 神社/寺廟
🎨 美術館/博物館
東京 || Day 1 湯島天滿宮初詣 – teamLab Borderless | Day 22 金色不如歸 | Day 23 江戶城 | Day 24
青森 || Day 2 青森 | Day 3 弘前 – 八戶 – 十和田市 | Day 4 五能線 – 不老不死溫泉 | Day 10 盛岡 – 八戶
山形 || Day 5 山寺 – 藏王溫泉 | Day 6 山形 – 銀山溫泉 | Day 9 仙台-山形
宮城 || Day 7 仙台 | Day 8 仙台 – 松島 | Day 9 仙台-山形
岩手 || Day 10 盛岡 – 八戶 | Day 11 平泉 – 花卷
秋田 || Day 12 秋田 | Day 13 秋田內陸線 | Day 14 角館 – 乳頭溫泉 | Day 15 乳頭溫泉 – 田澤湖
福島 || Day 16 會津若松 | Day 17 只見線 | Day 18 大內宿 | Day 19 白河小峰城 – 二本松城 – 東京
栃木 || Day 20 奧日光 | Day 21 日光
Day 1 東京
2/1/2019 星期三
東京 湯島天滿宮初詣 ⛩ – 台場 Bills 🍴 – teamLab Borderless 展覽 🎨
宿 東京 Hotel Wing International Select 上野‧御徒町

– 按此閱讀全文: 湯島天滿宮初詣 –
初詣是日本人最重視的參拜,在新年之始到神社或寺廟,以感謝神明去年的照顧,和祈求今年的庇祐。這次到東京時間恰巧是新年,我便乘機第二次造訪,供奉學問之神菅原道真的湯島天滿宮。初詣期間人頭湧湧,神社外亦特設屋台街,可以親身感受當地人的生活。

– 按此閱讀全文: bills 台場店 –
在神奈川鎌倉起家的 bills,以 Ricotta (瑞可達起司)厚鬆餅聞名,是不少遊客的必嚐甜點。這次把握到台場的機會,終於能一嚐究竟。本以為定要排隊苦候,豈料當天能馬上入座。招牌的厚鬆餅名副其實,富空氣感的鬆餅中有著微鹹的 Ricotta 顆粒,伴著甘甜的香蕉 、 奶油和楓糖漿,值得一試。
(我和甜點真的八字不合,只要一吃有砂糖的東西我就會喉嚨痛。所以平常甚少寫這類題材。
特此誠意推薦我友人所撰寫的獨立甜點店遊記。他認真解說各所甜點店的特點,加插甜點歷史背景,不是只說這個好看那個好吃。由東京、京都、大阪到廣島,都有他的專業介紹。想跳出到連鎖甜點店的框框的話,他的遊記是絕佳的起點。)
在東京來一次法國甜點之旅!
最齊全的殿堂級法式傳統甜點「博物館」
Au Bon Vieux Temps

– 按此閱讀全文: 台場 teamlab Borderless 數位美術館 | 展覽空間及作品介紹 –
去年東京最熱門的新景點,定必是分別位處台場的teamLab Borderless和豐洲的teamLab Planets兩個數位美術館。編行程時,在兩者當中搖擺不定了許久,最後還是決定到佔地較大、無需涉水的Borderless。
teamLab Borderless 一如其名,希望是一個沒有邊界的藝術空間。正因如此,進入會場後是沒有整體平面圖的,只有在二樓的運動之森有局部的平面圖供人參考。說好聽點就是讓觀客自己去探索,但現實中我們繞著會場走了幾圈,幾番確認有否進入了全部展示室,到頭來還是錯過了其中一個拍照熱點 Forest of Resonating Lamps……
Day 2 東京 – 青森
3/1/2019 星期四
上野乘搭東北新幹線 – 青森 青森縣立觀光物産館 – 青森縣立美術館 🎨 – 青森魚菜中心 (古川市場) のっけ丼 🍴 – 睡魔之家 🎨 – A-Factory – お食事処おさない 🍴
宿 青森 APA Hotel 青森站縣廳通

– 按此閱讀全文: 東北&東京車站便當評比 –
在酒店放下行李後,我們徒步走到三角型的青森縣立觀光物產館,準備乘巴士到青森縣立美術館。在二十分鐘左右的等車時間中,我們也在物產館逛了一下,買了希望之雫蘋果汁來喝。

– 按此閱讀全文: 青森縣立美術館 –
青森縣立美術館是由青木淳設計,無論是空間的運用,還是建築的細節也令我們驚多於喜。美術館的定位也許是十分重視與地域及鄉土的連繫,但在執行方面就稍遜一籌。常設展包括奈良美智展廳、棟方志功展廳、アレコ大廳及室外的八角堂。造訪時的企劃展為「昭和十四年『青森縣出身的在京藝術家座談會』等人」,展示了秋田雨雀、太宰治等的手稿及作品,但展示品比較散亂,也沒有好好介紹各個藝術家及作家的關係。

– 按此閱讀全文: 古川市場のっけ丼 –
青森魚菜中心(古川市場)是以食客自由選擇配料的海鮮丼(のっけ丼)聞名,在詢問處買完食券之後,便能在指定的店用一枚食券換白飯,再在各間售賣新鮮海鮮的店面中選擇配料。本來我只是買了一張十枚(¥1300)的食券,最後還是和友人平分多一張五枚(¥650)的才罷休,共用了13枚食券,組成自己最愛的海鮮丼。
普通配料只需一枚食券,較高級的如帆立貝、本鮪魚腹肉就要兩枚食券了。我們到達的時候已過二時半,有不少店家已收攤,所幸我們仍能找到喜愛的食材。我選了帆立貝(2枚)、本鮪魚腹肉(2)、罕見的生章魚(1)、鮭魚腹肉(1)、間八(1)、蝦(2)、鮭魚卵(2),共七種食材。用¥1690就能嚐到滿碗鮮甜豐腴的津輕海峽海鮮,是青森市不可錯過的美食。


睡魔之家是座有著當代外觀的展示館,讓遊客全年任何時間都可以觀賞到東北三大祭之一——青森睡魔祭(ねぶた祭り)中用以表演的巨型燈籠山車。睡魔祭的山車多以日本和中國的歷史故事作主題,在竹製骨架上黏上和紙,再塗色描繪,製成栩栩如生的立體燈籠。



A-Factory 是立在海邊的大型手信/伴手禮店,店內更有咖啡廳和釀蘋果酒工場。林林總總的甜點、鮮果、果汁、酒類,價錢亦不比觀光物產館貴。冬季時青森市的小學生會製作各式卡通人物的紙燈籠,點亮路旁。

– 按此閱讀全文: お食事処おさない –




お食事処おさない離青森站不遠,是售賣青森鄉土料理的家庭式食堂。店面雖不光鮮,但招牌的帆立貝味噌燒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來,我也是其中之一。除此以外,我們還點了帆立貝蕎麥麵、けの汁(加入了許多蔬菜的味噌湯)和たらじゃっぼ汁 (雜把汁: 以鱈魚頭和骨熬成的湯)。菜式雖不華麗,但能嚐到青森的傳統鄉土味。
用完晚餐後就早早回到 APA Hotel 青森站縣廳通,為明天早起作準備。

– 按此閱讀全文: APA Hotel 青森站縣廳通 –
Day 3 弘前 – 八戶 – 十和田市
4/1/2019 星期五
青森 弘前城 🏯 – 八食中心 🍴 – 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 🎨 – 十和田市民交流廣場 🎨 – 八戶屋台村 🍴
宿 青森 APA 青森站縣廳通



說好的早起,是天仍全黑的清晨五時。
友人對名城興趣不大,我唯有早起騰出時間,在清晨五時半就離開青森,獨自前往弘前城。鋪滿白雪的弘前城,確實是美景。在冬季期間雖然不能進入現存十二天守之一的天守閣內參觀,但也能好好欣賞石垣和天守閣的外觀。我在蓋百名城印章的資料館外等待九時正開門,蓋完印後打算盡早離開,豈料一出門就摔了個慘,最後還是在城門外馬上乘計程車回弘前站了。





同在青森縣的八戶市,是不少人前往十和田市和十和田湖的入口。我們亦在此稍作停留,在八食中心用餐。八食中心是集魚市場和餐廳於一身的設施,最吸引人的就是在市場內自由採買食材後,再到中心內的七厘村租借用具,以炭火燒烤海鮮了。我們買了帆立貝、魷魚、鮑魚、鱈魚及蝦來燒烤,也買了少許刺身。由於要趕巴士到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時間有點緊絀,不然可以吃更多。



十和田市這個中型城市,竟匯集了三個日本當代名建築師的作品:西澤立衛的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隈研吾的十和田市民交流廣場、以及安藤忠雄的十和田市民圖書館。




十和田現代美術館內大部分展廳可拍照,建築設計本身饒有趣味,加上按空間委託藝術創作的作品,吸引眾多遊客前來。美術館內的廣場亦有眾多戶外大型雕塑,在冬天更有點燈,有另一面的美態。


利用等車回八戶市中心的時間,我們把握時間到十和田市民交流廣場參觀。當我們在辦公室外張望,不曉得能否拍照時,竟有職員出來迎接,並拿出鑰匙,表示可以帶我們參觀活動室等。職員也表示甚少觀光客會等意前來,香港來的更是少之又少,這次機會確是彌足珍貴。

– 按此閱讀全文: 八戶屋台村 へちま–
在到八戶著名的八戶屋台村前,我在巴士上遺漏了只戴過一次的毛線帽,幸好在巴士總站尋獲,費了數十分鐘就取回了。和友人會合後,我們在屋台街找位置用餐,卻發現許多屋台都高朋滿座。本來生怕屋台村只是哄騙遊客的景點,但這個景像令我們確信當地人亦會到此用餐,放下心頭大石。幸好找到一間串燒店へちま(Hechima/ 絲瓜)剛好有空位,我們就擠進了這間只能容納七人的屋台。
不知道什麼好吃的我們,隨意地點了豬、牛和雞的套餐。店主不諳英語,但我們鄰座有位略懂英語的親切女士,得知我們遠道由香港而來後,和我們熱切交談,介紹好吃的品項之餘還幫助我們點餐,最後還點了當店自創的野菜肉卷請我們吃。邊喝酒邊吃串燒,時間很快就過去,可是我們尚要乘新幹線回到青森,只能在一個小時二十分鐘後離去。
Day 4 五能線 – 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
5/1/2019 星期六
青森 五能線觀光列車 Resort 白神號 🚂 – 千疊敷 ⛰ – 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 ♨️ – 宮城 東山牛舌 仙台本店 🍴
宿 仙台 Hotel Monte Hermana

當初為了遷就五能線觀光列車 Resort 白神號 (リゾートしらかみ) 的運行時間表,苦苦安排在週末前往青森。理論上乘 Resort 白神號最順暢的觀光路線是單程由秋田往青森,或是逆方向,中途亦能自由停留。我們次日要到藏王溫泉,還是到仙台住宿會較順暢。故在青森出發,在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泡日歸溫泉後,再折返青森。



Resort 白神號共有三輛列車: 最新的橅、青池、以及啄木鳥(くまげら)。三輛列車都是四卡編成,二號車更是設置成可完全平放的包廂座。列車不同位置亦有表演空間和瞭望席,普通座位亦相當舒適,坐著完成全程長達五個多小時的旅程亦不是難事。Resort 白神號的時刻表時有變動,採用的列車也會改變。我們來回都是坐青池。
我生怕訂不到座席,在Ekinet網上開放預約之初就早早預約了坐席。但當時無法指定包廂席,但慶幸在取票時,JR票務人員不辭勞苦地幫我們來回兩程都換成包廂席。平攤在座位上放空看風景和吃點心的時間真是十分的豪奢。

途經千疊敷站時,列車會等特意停留十五分鐘,讓乘客下車觀光。

中途有乘務員上車售賣新鮮製作的雪紅蘿蔔布丁和其他特產。

乘了三小時車,我們終於到達了 WeSpa 椿山站 (ウェスパ椿山) 。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的接送車會在 Resort 白神號抵達時等候,若是乘普通列車前往的話要另行聯絡溫泉了。

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以海邊的金黃色露天風呂聞名,泉水中的高鐵質造成了混濁的泥黃色,有混浴和女湯。女湯沒有人,我們仨就仿似包場了。(之後我自己在乳頭溫泉挑戰了混浴就是了。)在零度的氣溫中,只穿一件浴衣就衝到海邊泡湯真不是說笑的。


泡完湯後我們壓著閉門時間到館內的餐廳用餐,三人都點了名物深浦鮪魚三吃丼。深浦鮪魚的質量可和最著名的大間鮪魚媲美,以刺身、燒烤一面、及燒烤兩面的新奇食法,呈現出鮪魚的鮮味。

日歸溫泉客可在大廣間休息,備有茶水。

回程時我們把握在 WeSpa 椿山站等車的少許時間,買了當地特產——埋在雪中的紅蘿蔔的果汁和小蛋糕。這是我們全程遇到的唯一一樣真的是當地限定的物產。
回程同樣是乘青池回新青森,中途提早在川部下車,換乘一輛不用在弘前折返的列車。可惜甫坐上回程列車時天色已一片漆黑,後來更下大雪,車窗什麼也看不見。

– 按此閱讀全文: 仙台牛舌三家評比 | 東山 x 閣 x 善治郎 –
在仙台豈有不吃牛舌的理由。我們到達仙台時已是晚上九時多,可以選擇的店子少了許多。但東山本店營業至凌晨十二時,最適合我們不過了。三人都點了牛舌三昧定食(未稅¥1680),有燒牛舌二枚、 味噌燒牛舌二枚 、生薑燒牛舌一枚,還有牛舌蔥花味噌可伴飯。我再加點了清燉牛舌(未稅¥880)。


定食的牛舌烤得較熟,但仍柔軟。味噌燒牛舌較鹹,生薑則吃不出分別。加點的清燉牛舌則未到入口即融,但仍柔嫩,加上大量蔥花伴吃,食味不錯。
Day 5 山寺 – 藏王溫泉
6/1/2019 星期日
山形 えんどう 🍴 – 山寺 (寶珠山立石寺) ⛩ ⛰ – 藏王溫泉♨️ – 藏王樹冰夜間Light Up ⛰
宿 藏王溫泉 藏王四季酒店 ♨️


女子旅的四人終於集齊了!先由仙台乘JR 仙山線往山寺去。在山寺駅前的食堂えんどう(Endou/ 遠藤) 吃過山形名物芋煮、芋團子 、關東煮和燒飯糰後,希望夠力量爬上山寺的八百多級樓梯。




山寺全名為寶珠山立石寺,因在峭壁之上矗立而得名。寺院境內有多間寺廟,亦有神社。

登上開山堂及五大堂,就能俯瞰山腳的壯闊風景。

我們為了爬山寺,在香港早已準備好雪釘。友人的雪釘在回程下山時已脫落,腳滑了數次,但總算平安無事下山。
在離開山寺回到吃早餐的食堂,吃了山形名物蒟蒻丸子後,就動身前往山形,再乘巴士到藏王溫泉 。



是晚在藏王溫泉的藏王四季酒店住宿,四個人便能住面積有20疊的大廣間;雖沒浴室,但價錢相宜,也有足夠空間讓我們嬉鬧。



本來在藏王的主要目的就是看樹冰,當時心想當日天氣初時還好,到我們外出時,已變成小雪。乘纜車到半路時已經變成什麼也看不見的程度了。

最後在負十度的氣溫下勉強頂住迎面吹襲的寒風,在室外拍了少許照片就逃回纜車站內了。

我們四個人拼命敲開運之鐘,但也停止不了大風雪。當日天氣之差,在開運之鐘十米外已有繩圍封,往纜車站走亦然。連地藏菩薩的影子也看不見。



在海拔較低的樹冰高原站,自暴自棄地找了棵有雪的樹就拍了照。雖然不是貨真價實的樹冰,但起碼有到此一遊的證據。




回到溫暖的酒店用晚餐,用食物填補心靈傷害。晚餐主菜是山形牛陶板燒,還有蒸米之娘豚。整體表現不過不失。

晚餐過後,我們就到了酒店外的溫泉棟——百八步離之湯。不知是誰的建議,認為我們其中有三人捱過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的考驗,餘下的一人也應試一次這個在雪地穿著浴衣、羽織還有拖鞋狂奔的滋味。第一次在飄雪下泡溫泉,還是挺寫意的。
Day 6 山形 – 銀山溫泉
7/1/2019 星期一
山形 銀山溫泉 ♨️
宿 銀山溫泉 瀧見館 ♨️

在吃過自助早餐,再泡室內湯後,我們就乘巴士回到山形市。本來打算帶她們在市內遊覽的我慘被拒絕,我們就隨意在山形站附近買明信片和採購手信,再乘山形新幹線到大石田站。
很幸運的預訂到瀧見館,各旅館的接送巴士一早停在停車場等待了。

瀧見館的規模和藏王四季酒店差很多,只有14間客室。房間也是剛好容得下四張床鋪的10疊和室+2疊廣緣。



我們換上了旅館提供的防滑長筒雨靴,沿著看得見白銀瀑布(白銀の滝)的斜路,緩緩步至銀山溫泉街。


銀山溫泉街和我想像中的一樣小,部份店鋪更是休業。日歸而來的旅客可以看的景點著實不多,但不是冬季的話還能到走30分鐘到舊日的銀礦洞。



我們在能登屋對面的Crie咖啡廳坐下休息,在等待豐盛的晚餐前先用自家製蘋果批和滿是棉花糖的熱可可墊一墊肚子。



日落前後,是銀山溫泉街最美的時間。






回到瀧見館後,很快就到了用餐時間。晚餐在包廂內吃,餐單上滿載時令山形特產,還以超彈牙的自家蕎麥麵收尾。當服務員小哥本應是按規則隨口問問,有沒有人要再來一份時,我們幫碰巧離開了座位的友人多叫一份,而她又能吃光,小哥的驚訝神情和「すごいですね!」(好厲害!)




晚餐後,旅館安排接駁車,讓住客有四十分鐘左右遊覽晚間的溫泉街。
Day 7 仙台
8/1/2019 星期二
宮城 Kirin 啤酒工場見學 – 米澤牛燒肉 仔虎 本店 🍴
宿 仙台 Hotel Monte Hermana


早餐會場桌上有一早選好的日式或西式早餐,還有自助吧提供蕎麥麵、沙律、布甸等。
我們離開銀山溫泉時遇到了大雪,山形新幹線部份路段需停駛除雪。旅館的接送巴士本是送到大石田站,也改到更靠近山形市、出發時還有列車行駛的村山站。豈料到村山站還是沒有列車,就轉乘JR的免費巴士前往山形站了。
幾經波折後,終於回到了仙台,向Kirin仙台工場進發。

在多賀城站等待接駁車的少許空檔,到了蔦屋書店 x 多賀城市立圖書館繞了一圈。此前的關西紅葉之旅,我也碰巧到同由蔦屋書店運營的岡山高梁市圖書館。在無刻意安排下,就到訪了全日本三分之一由蔦屋書店經營的圖書館了。



免費的 Kirin 工場參觀體驗以日文講解,但有多國語言的介紹文字可帶著走。當日適逢部份生產線停機檢查,不能看到所有機器在動,但還是不客氣地享用了三杯口味各異的醇厚生啤。

回到仙台後,本來是打算到伊東豊雄設計的仙台多媒體中心一遊的,豈料到現場才發現沒有開門,之後上網一查才發現一連數日是年末年始休館後的設備整休館日,確是老貓燒鬚呀。




我們馬上前往一早打算好要吃的仙台米澤牛肉名店——仔虎。沒有事先預約的我們約等候了五分鐘才獲安排入座。點了三至四人份的白虎套餐,連150g的牛排。特撰肋眼(ロース)、特撰牛小排(カルビ)、鹽味牛舌和內臟等通通都好吃!是無何比擬的入口即溶口感。這樣總算吃過了總在和近江牛和前澤牛,一爭日本三大和牛第三名的米澤牛了。
Day 8 松島 – 仙台
9/1/2019 星期三
宮城 仙台 幸せのパンケーキ 🍴 – 松島 瑞巖寺 ⛩ – 五大堂 ⛩ ⛰ – 阿部蒲鉾 🍴
宿 仙台 Hotel Monte Hermana





早餐時分,一行四個女子決定要吃厚鬆餅作分別前的最後一餐,在這之後她們三人就要先後回東京了。挑了現在已登陸香港、但她們一直很想試一下的幸せのパンケーキ,在剛好開店後一分鐘就到達的我們完全不用等候就入座了。
點了三份厚鬆餅來分享,分別是Tiramisu、仙台限定的海鹽焦糖、和季節限定的和栗蒙布朗。前二者是意料中的好吃,空氣感十足的鬆餅加上忌廉/奶油和淋醬,濕潤的口感叫人一口接一口。但季節限定的和栗蒙布朗……配料又少,又沒有淋醬,乾得使人懷疑人生,四人一致裁定這個不行。



二人先行回東京,我就和剩下來的一人到松島去了。此日看陽光和煦,我還不怕死的穿了短裙,但到松島後才發覺大風得過份,遊覽的興致都減半了。可憐友人在這之後還病倒了。


她不吃蠔/牡蠣,所以一般人到松島的指定動作——到牡蠣小屋大吃特吃我們就跳過了。先到瑞巖寺參觀了,再步至島上的五大堂。



本來還想到朱紅色的福浦橋上,但看見過橋要收費就心涼了一截,還是掉頭到不用吹風的地方休息。本想到伊達政宗歷史館的我,又不想讓身體不適又興趣不大的她陪我去逛博物館,還是留待有緣再去吧。

我們回到了去程時經過的阿部蒲鉾,玩起了自己燒魚板的體驗。有八成理由是因為在烤爐前整個人都和暖了,剩下的兩成才是真心想吃魚板。
完了松島半日遊,我就正式進入自己一個人旅行的時間了。
Day 9 仙台-山形
10/1/2019 星期四
宮城 多賀城 🏯 – 山形 山形城 🏯 – 最上義光歷史館 – 宮城 瑞鳳殿 – 仙台城 🏯 – 大崎八幡宮 ⛩ – 牛舌 閣 🍴 – 牛舌 善治郎 🍴
宿 仙台 Hotel Monte Hermana
是日全為攻城而設。由仙台往東到多賀城,再往西到山形,再回到仙台的繞路路線,是因為多賀城沒有開放時間限制,可以自由參觀,百名城的印章亦是放在室外能自由蓋章;然後先往較遠的山形可以更好地控制時間,能悠閒地在仙台市內遊覽。

於是,我就在六點多就出發,在旭日初升時就到訪了多賀城。



多賀城是奈良時代陸奧國的國府及鎮守府所在地,於公元724年築城。現時遺構只餘石造基座、築地土塀跡,但仍能一窺與近代城郭不同的設置,推測當時的氣派。



再一次回到山形,彌補了數天前忘了帶百名城集章本的遺憾。山形城是最上義光的居城,遺構包括本丸、二之丸、石垣、堀、土壘。現有建築物——面向JR路軌的二之丸東大手門和本丸一文字門都是重建的。

城內的最上義光騎馬像威風凜凜,重現了關原之戰時迎擊上杉景勝時的姿勢,被稱「日本最帥氣的騎馬雕像」。
我到訪時才發現,原來當日會在山形城所在的霞城公園舉行冬季花火大會!如果早一點知道,就可能會拾棄仙台的部分景點來看花火了。

山形市鄉土館是山形城百名城印章的其中一個蓋章點。建築物前身為醫院濟生館本館,是在明治11年建立的擬洋風建築。現時作展示山形市鄉土史及醫學史之用。

另一個蓋章點是免費參觀的最上義光歷史館。歷史館佔地不大,但藏品和展板都算豐富,是認識這位最上氏家督生平的入門去處。

又到了回仙台的時間,在仙台站前的巴士總站買了市內巡迴巴士Loople的一日券,沿著巴士路線依序前往瑞鳳殿、仙台城、及大崎八幡宮。




別號「獨眼龍」伊達政宗是仙台藩藩主,是最受人喜愛的戰國大名之一。瑞鳳殿乃他的墓所;而高踞青葉山之巔的仙台城就是他的居城。可惜經歷戊辰戰爭(明治維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仙台空襲等災禍後,仙台城的遺構只餘三之丸巽門及壯觀的石垣了。1964年復元的大手門脇櫓,則是百名城印章的取景地。

城跡內最吸引遊客的,定必是政宗公的騎馬像了。雕像表現了政宗公悠然自得,在馬背上視察仙台藩的英姿。



宮城縣護國神社、免費入場的仙台市見聞館、及需收費青葉城資料展示館均在本丸內。本來是衝著青葉城資料展示館有仙台城3D CG復元片段才進場的,不知道為何到了每小時定點的播放時間也毫無動靜,想找職員也不見人影。唯有當作丟了¥500,甚是氣憤。



大崎八幡宮則是仙台總鎮守,供奉應神天皇、仲哀天皇、神功皇后,及江戶時代時仙台香火鼎盛的卦體神。
到訪當時是著名的1月14日「松焚祭」前的準備日子。以御神土火燃燒正月裝飾,來祈求無病無災、家內安全及商貿繁盛。最特別的是有「裸參」環節,參拜者只穿短褲、身上纏著布條、腳踏白足袋及草鞋,手持鈴和提燈,繞著御神火前進。如果能遇上松焚祭,應是十分特別體驗吧。
參拜完大崎八幡宮後Loople巴士已沒有車次,只能額外付費乘路線巴士回到青葉通。
在來仙台以先,已經調查好要吃哪數家牛舌。當晚就一連吃了閣和善治郎兩家;至於全國都有的利久,就懶得刻意在仙台吃了。閣在Tabelog上以3.80分,高據仙台市的牛舌料理榜首。此前到訪的東山仙台本店是3.60分,善治郎仙台站前本店則是3.58分。

– 按此閱讀全文: 仙台牛舌三家評比 | 東山 x 閣 x 善治郎 -
本以為閣的評分這麼高,少不免排隊等候,不過我在晚餐時間還是馬上就在吧枱坐下了。我點了套餐B(未稅¥1850),五分鐘後便上桌了。



套餐有六片厚切的牛舌,表面沒有花紋,十分柔嫩,幾乎無需咀嚼,內部還是粉紅色。鹽味較重,但炭燒味則反之較輕,不知不覺就吃過一枚又一枚牛舌。麥飯中的白米比較多,飯粒飽滿。醃菜不太酸,鹹味較突出。湯內有不少牛尾肉,伴著蔥和滿滿的黑椒。

– 按此閱讀全文: 仙台牛舌三家評比 | 東山 x 閣 x 善治郎 –
打著在仙台的最後一夜的名號,我就算撐得要命,還是堅持去了善治郎,一嚐它著名的真中牛舌有多厲害。我點了較高級的上選極厚真中牛舌單品,共有三枚(九切)。明明是單品,但要價未稅¥2000,是三間牛舌中最昂貴的。


牛舌的厚度十足,所以表面劃上花紋來加速燒烤速度。燒烤味和閣差不多,牛舌中心更柔軟。可是有其中一枚牛舌兩面都有筋,大大減分。牛舌較油,沒有配飯有點油膩。醃菜是勁度十足的辣椒,不嗜辣者要小心點。
總結吃過的三間牛舌,我心中的排名是閣>善治郎(真中牛舌)>東山。
Day 10 – Day 24
後15天的精采內容都在下篇喔。(´艸`)

東京 || Day 1 湯島天滿宮初詣 – teamLab Borderless | Day 22 金色不如歸 | Day 23 江戶城 | Day 24
青森 || Day 2 青森 | Day 3 弘前 – 八戶 – 十和田市 | Day 4 五能線 – 不老不死溫泉 | Day 10 盛岡 – 八戶
山形 || Day 5 山寺 – 藏王溫泉 | Day 6 山形 – 銀山溫泉 | Day 9 仙台-山形
宮城 || Day 7 仙台 | Day 8 仙台 – 松島 | Day 9 仙台-山形
岩手 || Day 10 盛岡 – 八戶 | Day 11 平泉 – 花卷
秋田 || Day 12 秋田 | Day 13 秋田內陸線 | Day 14 角館 – 乳頭溫泉 | Day 15 乳頭溫泉 – 田澤湖
福島 || Day 16 會津若松 | Day 17 只見線 | Day 18 大內宿 | Day 19 白河小峰城 – 二本松城 – 東京
栃木 || Day 20 奧日光 | Day 21 日光
東北之旅文章陸續更新中。讚好 Facebook 專頁,第一時間接收最新資訊 (*´∀`)~♥
[facebook-page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tealingdaylightx/” width=”500″ height=”130″ show_cta=”true” small_header=”false” align=”left” hide_cover=”false” show_facepil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