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東北 > 東北六縣+日光 雪見二十四天遊 行程總覽 下篇: 岩手 | 秋田 | 福島 | 栃木 | 東京 [20190111-20190125]

東北六縣+日光 雪見二十四天遊 行程總覽
下篇: 岩手 | 秋田 | 福島 | 栃木 | 東京
[20190111-20190125]

by Stealing Daylight
2.5k views

第一次到日本東北,就很貪心地安排了共24日來走透東北六縣加上日光。旅程重點嘛……就是把我喜愛的美術館、名城、溫泉、還有鐵道都塞得滿滿的。(<-根本全部都是重點吧!) 當然也少不了品嚐水產和農產品均十分豐富的東北美饌。

一不小心連旅程總覽也寫得太長(・ε・)。

上篇先整理了頭9天在東京、青森、山形、及宮城的行程。
本篇則會介紹後15天,在岩手、秋田、福島、栃木和最後回到東京的行程。

→ 可在右方的浮動目錄快速跳至不同日子的行程。
→ 亦可按圖放大相片 d(`・∀・)b

本來打算要去的美術館計有: 青森縣立美術館、睡魔之家、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岩手縣立美術館、秋田縣立美術館、東京的
teamLab Borderless、 森美術館、根津美術館、國立新美術館、21_21 Design Sight 和刀劍博物館。不幸地劃線的最後還是不夠時間,更重要是不夠錢去。_(:3 」∠ )_

預定一次過全收集東北地區的十個百名城則總算做到了。雖然路線有一點迂迴,還是成功去了弘前城、根城、盛岡城、仙台城、多賀城、白石城、山形城、二本松城、會津若松城和白河小峰城。

溫泉的話有青森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山形藏王溫泉銀山溫泉、秋田乳頭溫泉、福島奧會津早戶溫泉和栃木日光湯元溫泉

鐵路則安排了五能線的Resort白神號秋田內陸線和福島奧會津只見線。本來還想乘青森津輕鐵道暖爐列車,但取捨後還是選了Resort白神號;還有福島的FruiTea甜點列車,可惜是日本居住者限定的旅行套餐,外國遊客無法乘搭。東北地區的觀光車真的不算少,但大多只在週末運行,更有很多是冬季期間停止運行,只能狠下心來決定。

各地的美食也當然嚐了個遍,由青森的蘋果和海鮮、岩手的盛岡冷麵和蕎麥麵、 秋田的稻庭烏冬和比內地雞、 宮城的牛舌和毛豆、山形的米澤牛、福島的拉麵……多不勝數。

本次也是久違的(旅程前半)有友人一同旅行。是為大學畢業後首次和友伴四人出遊的女子旅,興奮莫名。

香港沒有直飛東北地區的航機,只好由東京乘新幹線前往。友人們用的是超級划算的 JR EAST 東北地區周遊券;我就靠全國版21日周遊券了。


地圖

按左上的按鈕可在列表檢視所有地點。
可以使用星號來儲存至你自己的Google Maps,或是右方的分享給其他人。


更多日本行程總覽:

2017 四國六天快閃遊
2017 關西岡山紅葉二十天遊
2018 中部北陸十三天遊
2019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遊


行程總覽

🏯 名城
🍴 餐廳
♨️ 溫泉
🚂 鐵道
⛰ 自然景觀
⛩ 神社/寺廟
🎨 美術館/博物館

行程總覽 上篇: 東京+青森+宮城+山形

東京 || Day 1 湯島天滿宮初詣 – teamLab Borderless | Day 22 金色不如歸 | Day 23 江戶城 | Day 24
青森 || Day 2 青森 | Day 3 弘前 – 八戶 – 十和田市 | Day 4 五能線 – 不老不死溫泉 | Day 10 盛岡 – 八戶
山形 || Day 5 山寺 – 藏王溫泉 | Day 6 山形 – 銀山溫泉 | Day 9 仙台-山形
宮城 || Day 7 仙台 | Day 8 仙台 – 松島 | Day 9 仙台-山形
岩手 || Day 10 盛岡 – 八戶 | Day 11 平泉 – 花卷
秋田 || Day 12 秋田 | Day 13 秋田內陸線 | Day 14 角館 – 乳頭溫泉 | Day 15 乳頭溫泉 – 田澤湖
福島 || Day 16 會津若松 | Day 17 只見線 | Day 18 大內宿 | Day 19 白河小峰城 – 二本松城 – 東京
栃木 || Day 20 奧日光 | Day 21 日光


Day 1 – Day 9

前9天的精采內容都在上篇喔。(´艸`)


Day 10 盛岡 – 八戶

11/1/2019 星期五
岩手 盛岡城 🏯 – 盛岡歷史文化館 – 青森 根城 🏯 – みなと食堂 🍴 – 岩手 盛樓閣 🍴
宿 盛岡 New City Hotel

是日從岩手縣偷了半天時間,自己再去一趟八戶攻城。如果我在 Day 3 叫友人一齊來,我應該會被暴打一頓吧。

今日回看,這是全程行程安排得最差的一天了。當日之所以是仙台-盛岡-八戶-盛岡的迂迴路線,是為了離開仙台後,先在盛岡的酒店放好行李,再動身到八戶。豈料盛岡-八戶的東北新幹線延誤了半個小時,使得行程就此大大延誤。本來打算回盛岡時,再到岩手縣立美術館一遊,可惜趕不上。

八時許盛岡城跡公園人跡罕至,只有清潔嬸嬸和晨跑的老伯間中出沒。盛岡城是櫻花百名所之一,壯麗的高聳花岡岩石垣和紅粉緋緋的櫻花,在春季吸引大量遊人賞櫻。

岩手 盛岡城

冬季到訪的我,本以為看不著漫天的櫻花,仍有白雪襯托。可是當天只餘極少殘雪,更多的是融雪後地上軟爛的泥土。

岩手 盛岡城 櫻山神社

城跡內還有櫻山神社,供奉著形狀特異的烏帽子岩。

雖然城跡遺構不多,但旁邊的盛岡歷史文化館的展覽,大大補足了遺憾。這個博物館是我到過數一數二有心思的城市級別博物館,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盛岡作為城下町的歷史。館內也有很多體驗活動可參與,一不留神就逛到不想離去。

本來打算去的岩手銀行紅磚和石割櫻,都因為要趕新幹線沒有去。但是,But,しかし!如前所述新幹線延誤了。(´;ω;`)

青森 八戶市博物館

抖擻心情,在八戶站跳上巴士前往根城。根城的入口旁為八戶市博物館,放置了百名城印章。

根城是八戶南部氏的居城,由南北朝開始使用至戰國末年。居城面積廣大,以柵和空堀作防守。

復原的主殿、鍛冶工房、馬屋等亦值得一看,以模型和出土文物忠實呈現了當時的生活情況。

快步離開根城,我先乘巴士到八戶市中心,再轉乘另一路線至JR八戶線陸奧湊站。陸奧湊是日本最大型的朝市——館岸鼻壁朝市的所在地。亦有陸奧湊站前市場,以豐盛又低廉的早餐聞名。

青森 八戶 みなと食堂

不過,我的目的地是みなと食堂。這個只能容納12個客人的小食堂,在Tabelog上勇奪3.78的高分,是全日5000名以內的名店。名物是鋪上吹彈可破蛋黃的醃漬比目魚丼。

難得長途跋涉來到,我點了材料更多的四種海種丼,再叫了先前一直沒有機會吃的青森名物——草莓煮。

草莓煮當然不是真的把草莓拿去煮的黑暗料理,而是鮑魚和海膽煮成湯,煮熟後的海膽似野草莓,因而得名。

回到盛岡後,因為太累在酒店休息了一會,意識到要吃飯時已經是九時。幸好盛岡三大麵(盛岡冷麵、炸醬麵和碗子蕎麥麵)中的冷麵名店,就在酒店附近,而且營業至凌晨二時。

岩手 盛岡 盛樓閣 盛岡冷麵

明明是冷得要死的冬季,但吃著冰涼的冷麵又真的別有風味。點了中辛,但對於我來說完全不辣。配料有水梨(夏季會換成西瓜)、椰菜、大根、牛肉等;半透明的麵初時較硬,但在湯汁滲透進內後愈來愈好吃。


Day 11 平泉 – 花卷

12/1/2019 星期六
岩手 平泉世界文化遺產 中尊寺 ⛩ – 蕎麥麵 義家 🍴 – 毛越寺 ⛩ – 宮澤賢治童話村 🎨 – 比內地雞屋 🍴
宿 秋田 Richmond Hotel

岩手南部的平泉町於2011年以象徵佛教淨土的廟宇、園林與考古遺址,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範圍包括中尊寺、毛越毛、觀自在王院遺址、無量光院遺址以及金雞山。我從一之關站乘巴士,直接到達中尊寺的山腳。

岩手 平泉 中尊寺

中尊寺、毛越寺和我先前已到訪的宮城松島瑞巖寺、山形立石寺並稱「四寺迴廊」,是不少日本佛教徒必到的聖地。

岩手 平泉 中尊寺

觀光案內所有語音導覽租借,以多國語言介紹了所有納入文化遺產的建築物,亦有加插祭典等傳統行事的介紹,絕對值回票價。

中尊寺的分院佈滿整個山頭,全程約需兩小時才能走完。中尊寺傳說由円仁/慈覺大師開山,但實際奠下基礎的是奧州藤原氏。

最著名的金色堂需購票(¥800)方可參觀,進入金色堂前的讚衡藏也收藏了大量珍貴的文物。

金色堂本身全被金箔覆蓋,供奉阿彌陀如來。為了保護寶貴的金色堂不受風吹雨打,多年來一直靠在外再建一個覆堂抵禦外部變化。現時的覆堂為鋼筋水泥所建,嚴密的監控著溫度和濕度。

舊覆堂在完成了五百多年左右的使命後,亦被安置在離金色堂不遠處繼續展示。

岩手 平泉 中尊寺 白山神社

中尊寺鎮守的白山神社以能樂舞著稱,能舞台為國寶。

岩手 平泉 中尊寺 蕎麥處 義家

回程時到山腳時,我才醒覺要找地方吃午餐。本以為山下停車場旁的數間蕎麥麵店水準尚可,豈料在網上劣評如潮;附近評價最好的,竟是中尊寺境內的義家。於是我又再爬了一趟斜度誇張的月見坂。

雖然這裡沒有無限續碗的碗子蕎麥麵挑戰,但也有套餐讓人一嚐滋味。我點了義經一重(連稅¥2500),共有12小碗蕎麥麵。配料種類繁多,有蘿蔔蓉滑子菇、白身魚、蝦、舞茸的天婦羅、芝麻醬牛蒡蒟蒻、山菜、蟹肉。不過蕎麥麵質真的普通,尚算爽口但香氣不足。也許這就是除我以外的食客都是點較便宜、普通的蕎麥麵的原因吧。

岩手 平泉 毛越寺

為了省錢沒有乘上巴士回到平泉站的我,從中尊寺徒步四十分鐘,終於來到了毛越寺。

岩手 平泉 毛越寺

選了在著名的池塘被冰封的冬季時來訪,也許是我領略不到庭園蘊含的意義的原因。

岩手 平泉站

接著在外表富歷史感的平泉車站乘東北本線到一之關,再轉乘新幹線至新花卷,再度踏上征途,前往宮澤賢治童話村。

岩手 花卷 宮澤賢治童話村

沿途完全沒有人,幸好間中有兒童描繪的童話插圖,為旅程帶來一點樂趣。

岩手 花卷 宮澤賢治記念館

本來想先往宮澤賢治記念館,但看到時間緊逼,還有那依山而建的三百級階梯,我便打了退堂鼓。

轉往宮澤賢治童話村,童話村免費開放,只有新增的設施「賢治的學校」要收費,但一場來到,都是乖乖地掏了錢內進。

岩手 花卷 宮澤賢治童話村

走進逐漸變小的屋形樑柱下,自己的身影仿彿變大了。

賢治的學校有五個展廳,充份展示了作家的幻想世界。還有繪本的立體場景,和大量繪本可閱覽。
童話村還有介紹岩手動植物礦物的「賢治的教室」、種滿香草的「妖精小徑」等,可惜很多地方在冬季不開放。

岩手 花卷 宮澤賢治童話村

童話村比較貼近學童的自然教育設施,而非單純的公園,但成人來到也能覓回童心。

岩手 盛岡 小岩井農場

回到盛岡後,在車站買了小岩井農場的雪糕和牛奶後,就跳上了車廂如秋季稻穗般金黃的秋田新幹線。

秋田 比內地雞屋

一早打算吃的秋田名物有三:比內地雞、稻庭烏冬和米棒鍋。這晚在臨近Last Order 時間,衝去秋田比內地雞屋,吃了遠近馳名的究極比內地雞親子丼(連稅¥1150)。

燒炙過的比內地雞條透出焦香,肉味香濃,幾乎無脂肪;蛋汁生熟剛好,和秋田小町米配搭出無可比擬的口感。


Day 12 秋田市內

13/1/2019 星期日
秋田 佐藤養助 秋田店 🍴 – 久保田城 (千秋公園) 🏯 – 秋田縣立美術館 🎨 – Madame Corot 🍴
宿 秋田 Richmond Hotel

昨天走得太多路,這天允許自己悠閒地睡到自然醒,再到不遠的佐藤養助秋田店,品嚐著名的稻庭烏冬。在香港時,甚麼餐廳也說自己用的是稻庭烏冬,無論是日本料理、茶餐廳、還是酒樓替芝士波士頓龍蝦墊底的全是稻庭烏冬。我就當然不信此等鬼扯。

實際吃了一次稻庭烏冬,完全超出我所想。我點了味噌芝麻醬和醬油沾汁二吃的冷烏冬,配上雜錦天婦羅(連稅¥1600)。稻庭烏冬講求的是滑不溜口的幼細麵條,幾乎像素麵般細,一口吸進,就不小心吃掉一大束烏冬。最驚人的是幼細之餘仍是彈力十足,和以前吃過的偽物差天共地。

自家製的味噌芝麻醬亦十分幼滑,沒有顆粒但全是香氣。醬油沾汁亦不是死鹹,吃得出大豆的鮮味。天婦羅則相形見絀,沒有那麼突出。

秋田市的景點都十分集中,久保田城(千秋公園)的對面就是秋田縣立美術館,可以隨時體驗秋田竿燈祭的秋田市民俗藝能傳承館亦是步行可達。

當日是星期天,千秋公園比我預想中多很多遊人,每個都在盯著手機,應該是在玩Pokemon Go (笑)。

座落在神明山上的久保田城原無天守,現今的御隅櫓是1989年以鋼筋水泥模擬重建的;本丸表門亦在2001年重建。三之丸外的大片水堀,是秋田市中心重要的一景。

秋田 秋田縣美術館

秋田縣立美術館現址在2012年新建,由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招牌的清水模幾何主題貫穿整座美術館。

一樓為縣民作品展室,年中不斷替換展覽,是新人藝術家重要的展示場。登上優雅的迴旋樓梯後,便會來到咖啡廳及禮品店。

大片的落地玻璃框外是水池,和久保田城的水堀隔著馬路遙遙相對。

常設展同在二樓,展示了藤田嗣治以秋田風俗為題的特大油彩壁畫「秋田之行事」。壁畫長約20米,高約3.6米,在挑高天井中展出,十分震撼。又是一個安藤忠雄以藝術品先行的絕妙美術館的例子。(當然,還是香川直島的地中美術館略勝一籌。)

沿著三角的樓梯間上到三樓,就是可從高處觀覽「秋田之行事」的展覽室。到訪時正舉行特備展「二個東海道五拾三次」。「東海道五拾三次」是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的代表作,描畫了由東京到京都的東海道間,五十三個宿場的人事風景。一同展出1834年的「保永堂版」以及15年後的「丸清版」,看到了畫家的構圖、人物、用色的相異之處,也了解了當時不同的民情。

是日真的太過鬆懈,本想到國際教養大學中嶋記念圖書館,要出發時才發現當日是春假期間,沒有較簡單的公共交通方式可達;想去秋田市民俗藝能傳承館又已經趕不及。最後決定效法友人,找一下當地的獨立甜點店,輕鬆地完結是日的行程。


(極厚臉皮地再說一次。
我和甜點真的八字不合,只要一吃有砂糖的東西我就會喉嚨痛。所以平常甚少寫這類題材。
特此誠意推薦我友人所撰寫的獨立甜點店遊記。他認真解說各所甜點店的特點,加插甜點歷史背景,不是只說這個好看那個好吃。由東京、京都、大阪到廣島,都有他的專業介紹。想跳出到連鎖甜點店的框框的話,他的遊記是絕佳的起點。)

把法國史特拉斯堡帶回東京!
洋菓子和冰品同樣備受國際肯定的法式甜點店
PÂTISSERIE Yoshinori Asami


我在Google大神的引領下,來到了秋田站東邊的一間甜點店Madame Corot。秋田站東邊和西邊的熱鬧景像完全不同,是徹頭徹尾的住宅區。不擅長甜點的我,一個人吃兩個甜點就是極限了。

戀愛論(¥390)是酒味超重的朱古力慕絲蛋糕,不禁令人懷疑甜點師經歷過了甚麼糟糕的戀愛。至於カレン(¥400)是士多啤梨/草莓為主,甜酸適中。

吃過兩件甜點後已撐得很,說自己有甜品胃的人們麻煩分一下給我好嗎。最後當晚以青森蘋果批、米沢牛小香腸和岩手明太子南部仙貝,組成了零食大餐就算了。


Day 13 秋田內陸線

14/1/2019 星期一
秋田 秋田內陸線 🚂 角館 – 鷹巢 – 阿仁合 🍴 – 打當溫泉 マタギの湯 ♨️ – 角館
宿 秋田 Comfort Hotel

比内地鶏の鶏めし

-按此閱讀全文: 東北&東京車站便當評比

雖然乘新幹線由秋田往角館只需五十分鐘左右,為了嚐更多車站便當,我還是一大早買了比內地雞飯(¥1180)作早餐。

日本東北地區的觀光鐵道多如繁星,其中數一數二出名的,就是秋田內陸線。是日全程貢獻給秋田內陸線了。還第一次剪輯了影片來介紹。

我在角館出發,先乘到鷹巢,折返時才在阿仁合下車用餐和在附近閒逛。回程時再在阿仁マタギ站下車,到打當溫泉泡日歸溫泉。最後在七時許終於回到角館。

秋田內陸線有著名的「內陸線八景」,如大又川橋樑和比立內橋樑。可惜的是,秋田內陸線並沒有像福島奧會津只見線般有優惠的觀光計程車,非自駕的遊客就只能在列車上感受了。

秋田內陸線的站舍亦有特色。列車中轉站——阿仁合站內的餐廳以馬肉聞名。阿仁前田站內有日歸天然溫泉,無論是遊客或本地人也喜愛前往。

秋田內陸線列車的塗裝比只見線有特色,車廂外部有紅、藍、黃、綠、紫多色,在一片無垠的白雪上十分突出。有些列車內部貼滿秋田犬的照片,車廂內亦有可用觸控筆發聲的觀光介紹。

秋田內陸線

當初會知道打當溫泉,是在圖文作家高木直子的書中看到的。她說被溫泉中的熊形出水口逗樂了,為了一睹真身,我特意去了一趟。

在阿仁マタギ站下車時,溫泉的接駁車已在這個小站等候。

打當溫泉還設有阿仁又鬼(獵人)的小型博物館,本來想在泡過湯後再悠閒的看,豈料泡完湯時已是閉館時間,大失策呀。本來很期待親眼看阿仁又鬼的展覽的説,既然沒有我還是去看動漫黃金神威中的谷垣吧。

(在此不要臉的推薦一下黃金神威這一部作品,集冒險、野外求生、歷史、文化、美食(?)於一身,講述北海道的原住民愛伊奴人有數十噸埋藏金不知所蹤,各方黨派收集要紋身人皮地圖尋金的故事,極其刺激。作者對愛伊奴文化認識十分深入,描述符合史實,是認識北海道愛伊奴人的好作品。)

回到秋田後,本想一嚐名的米棒鍋,豈料名店秋田きりたんぽ屋在晚上近十時仍是高朋滿座,拒絕了沒有預約的我。本以為是我只得一人所致,但在我後面的五人團體亦是因沒有預約被拒。一氣之下,到Lawson買了壽喜燒烏冬鍋和小菜,在酒店一個人大啖便利店的美食。


Day 14 角館 – 乳頭溫泉

15/1/2019 星期二
秋田 角館 武家屋敷 – 乳頭溫泉 ♨️
宿 乳頭溫泉 妙乃湯 ♨️

又在早上離開秋田,乘新幹線往角館。角館又有「陸奧小京都」的美譽,在江戶時代1620年由蘆名氏開始發展,後來作為佐竹北家的城下町而繁榮起來。北邊的內町是武士的居所——武家屋敷;南側的外町則是商人的住所和營業場。

秋田 角館 武家屋敷 青柳家

角館武家屋敷在1976年被選為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現時共有八間武家屋敷留存在世,改建為展館開放予遊客參觀,較小型的都是免費開放。

我就進了最大型的青柳家(¥500),內有六個各異的資料館,展示了不同年代的生活用具、刀劍甲冑、藝術品、奢侈品。

秋田 角館 武家屋敷 青柳家

還有免費的秋田雪衣體驗、和收費的盔甲穿著體驗。

本來是衝著角館迷人的雪景而來,可惜到訪後一天才下起了大雪,看不到純白色的武家屋敷通。我在有160年歷史的老店安藤釀造買了味噌和鰹魚湯底後,又要趕往車站乘新幹線到田澤湖,再乘巴士到乳頭溫泉。

乳頭溫泉是在秋田內陸乳頭山麓的七個溫泉的並稱,七湯共有十種以上的源泉。一說能泡過七湯,就能永無病痛。這次本打算泡其中四個,不過世事難料,最後只泡了三個。

是日很幸運地預定到妙乃湯的房間,雖然是景觀最差、只有公共洗手間的紅葉館,能在一房難求的乳頭溫泉找到一個人的住宿還是很興奮的。房間有日本冬季神器——暖桌這一點,已經擄獲了我的心。(結果在飯後一鑽進暖桌就睡著了,到半夜才爬起身泡湯,還遇上了事件……)

妙乃湯其中一個最吸引的地方就是有混浴!還是容許女性用毛巾包裹內進,還有女性包場的時段。男女湯亦會在每晚七時交替,要體驗全部就要飯前先泡一趟了。泉水有渾濁的金湯和清澈的銀湯,對皮膚病、消化系統等有療效。

我在女性包場時間之前,就溜到了能眺望瀑布的露天混浴。呀,一個人也沒有的失望感是甚麼。幸好早了來,再遲一點天就全黑了,瀑布的美景也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夕食則有點失食,說是秋田地方料理,所以沒有很豪華的菜式。招待的人手又不足,只有三個人滿場跑。而終於吃到的米棒鍋,亦讓我慶幸沒有刻意點來吃。

半夜睡醒後,拉開了女湯的門,驚覺明明是可以廿四小時泡湯的,但內裏漆黑一片。連忙回房致電前台,擠出我的日文字彙來描述這個狀況,所幸很快就有人來處理。原來是斷電了,當電源重新接通,就聽到了洗面所傳來吹風機的聲音。是誰沒有關吹風機就跑掉了?經過這一輪插曲,我在泡溫泉時還是提心吊膽,認清了出去的道路,生怕又突然再斷電。


Day 15 乳頭溫泉 – 田澤湖 

16/1/2019 星期三
秋田 乳頭溫泉 大釜溫泉 ♨️ – 鶴之湯 ♨️ – そば五郎 🍴 – 田澤湖 ⛰
宿 郡山 Cabinet Hotel Wow!s

早餐在昨天登記入住的房間用餐,能眺望外頭的風景。早餐的質素相比之下較晚餐優勝,雖然簡單但豐盛。

退房後,錯過了巴士的我決定步行前往蟹場溫泉。豈料到了門口,才看到上午臨時休業的告示,只得原路折返,到大釜溫泉去。

秋田 乳頭溫泉 大釜溫泉

大釜溫泉原是木造校舍,散發出一股懷舊的氛圍。泉質帶酸性,亦有微量砷,對關節炎(太好了)和香港腳等真菌病有療效。溫泉設備較少,連吹風機也沒有,要注意一下。

本來想加速泡湯,用休暇村來代替去不成的蟹場溫泉。但當我急步走到休暇村後,卻驚醒它的日歸入浴開始時間比別都遲,要十一點才開放……結果就在酒店小賣店逛、在大堂看一下乳頭溫泉的資訊,等待前往鶴之湯的巡迴巴士。

秋田 乳頭溫泉 鶴之湯

鶴之湯是乳頭溫泉中最著名的,份屬日本秘湯守護協會下的「燈籠旅館」一員,湯治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638年,二代目秋田藩主佐竹義隆到訪。鶴之湯有黑湯、白湯、中之湯、瀧之湯四種不同的泉質,最大的混浴露天風呂是乳白色的白湯。

混浴露天風呂就在路邊,往來的人都可以看到池中。鶴之湯和妙乃湯不一樣,不容許女性以毛巾包裹下水,不過一場來到,因為害羞而不去混浴就太可惜了。

在泡中之湯時有個日本老婆婆向我搭話,教我可以在女湯旁有遮蔽的地方下水,再在水中潛行出去。我就鼓起了勇氣(呀其實我不怕呀,沒甚麼身材可以讓人看),跟著婆婆一齊出去了混浴。婆婆應是常客,帶我到了她最喜歡泉水最熱的泉眼處,接受著泉水大力洗禮。

回到女湯中之湯後,我看見婆婆拿出了杯子,盛了一口泉水喝下。她說對眼睛十分有效,半信半疑的我當時不敢喝。上水擦乾身體後細看了貼在牆壁上的溫泉成份和効能,說能以一日100mL為限飲用。我用手盛了一小口,喝下去硫磺味十分濃烈,連忙用清水調和,是不是真的對眼睛好,我就不得而知了。

之後再泡了室內的黑湯和白湯,湯池很細,均只能用納三四個人。泡露天混浴風浴要舒服得多了。

秋田 乳頭溫泉 鶴之湯

小休一下,再在門前的雪屋拍照後,是時候登上事先預約的免費接送巴士,前往アルパこまくさ轉乘巴士回田澤湖站了。

田澤湖每天只有六班環湖巴士,十時半至三時半間發車的班次會中途停留讓遊客下車觀光。我搭的是下午三時許在田澤湖站出發的班次。

在等車的空檔,加速到了站前觀光物產館內的蕎麥五郎 (そば五郎)午膳。點了比內地雞湯熱蕎麥麵(¥1000),和店家獨創的蕎麥茶布丁(¥200)。繼上次在長野縣松本,再次吃到十割蕎麥(全以蕎麥粉製作,不添加小麥粉。平常我們吃的多是二八蕎麥和九割蕎麥。)

十割蕎麥沒有那麼彈牙,但多了香氣。比內地雞同樣毫無脂肪,只有香濃的肉味。蕎麥茶布丁表面有原粒蕎麥,但布丁本身沒有太多蕎麥味。

環湖巴士抵達田澤湖前,還有少數居民搭車回家,開始繞湖一周時已經變成了我獨自包車觀光。(*´∀`)

秋田 田澤湖 辰子像

田澤湖是日本水深第一的湖泊,冬季亦不會結冰。田澤湖畔重要的景點有二:辰子像和御座之石,巴士會在辰子像停留二十分鐘及在御座之石停留十分鐘。在土產店重門深鎖的冬季,觀光時間已足夠有餘。

傳說辰子是住在湖畔的一位絕世美人,因希望保持年輕貌美,便向大藏觀世音菩薩祈求怠百日百夜。大藏觀世音菩薩被其感動,指示辰子去湖北邊喝湧出來的泉水。辰子喜出望外地喝下了泉水,怎料愈喝愈渴,無論渴下多少水也無法解渴。當她回神一看,發現自己變成了一條龍,便孤身潛入田澤湖底,成為了湖的主人。

辰子像現和島上的浮木神社,一同立在田澤湖的西側,遙視著笹森山和駒岳。

御座石是昔日秋田藩主遊覽田澤湖時,在此稍坐休息的平坦岩場,後在此設立了神社。冬季時岩石被雪掩蓋,無緣看見真身。

是日總結: 環湖這回事,還是夏天較有風味。

東北福興弁当 共に歩む

-按此閱讀全文: 東北&東京車站便當評比

我在田澤湖乘秋田新幹線こまち到了仙台,再轉乘やまひこ到郡山。本想在仙台找用伊達正夢米作的便當,但似乎只在Newdays便利店有售,便退而求其次,在月台上買了這個東北福興便當。這樣竟誤打誤著,找到了我在日本這24天中吃過最美味的車站便當。


行程總覽 上篇: 東京+青森+宮城+山形


Day 16 會津若松

17/1/2019 星期四
福島 會津若松城 🏯
宿 奧會津のんびり館

福島 會津若松站 白虎隊像

由郡山乘JR 磐越西線前往會津若松的途中下起了大雪,下車時說好的雪花紛飛變成了雪片撲臉飛來,令站前的少年白虎隊像再添上幾分愁緒。

會津若松是江戶時代會津藩的城下町,被稱武士之鄉。去年在日本其他地區大肆慶祝明治維新150年時,當時屬支持德川幕府主力的會津地區,作為內戰的敗者,仍是以「戊辰戰爭150年」的名義來紀念當年的事件。

我乘上市內觀光巡迴巴士,首先前往會津若松城。本來還打算到飯盛山參觀白虎隊墓碑和螺旋堂,但會津若松城實在令我捨不得離去,希望下次能一併到訪飯盛山、會津武家屋敷、藩校日新館等重要史蹟吧。

會津若松城有多個入口,我在三之丸下了車,自東側探索會津若松城。

福島 會津若松城

鮮紅的廊下橋連接著二之丸及本丸。

會津若松城又稱「鶴之城」,天守閣屋頂鋪上罕見的赤瓦,大雪時能看到紅白相襯的景象。

在1868年戊辰戰爭中,其中一場最慘烈的戰事就是會津若松城的籠城戰。抵抗薩摩及長州藩為主的新政府軍一個多月後,會津藩主松平容保在西曆11月6日宣佈投降,結束了這場犧牲了近三千人的戰事。

會津戰爭中,最廣為人知亦教人惋惜的,必定是白虎隊的事蹟。當時會津藩的軍隊依年齡分成玄武、青龍、朱雀、白虎四隊,白虎隊由只有15-17歲的少年組成。在籠城戰初期,20名負傷的白虎隊隊員撤退至飯盛山上。城下町因炮擊亦化成火海。當他們眺望會津若松城,只見火光重重,以為天守閣已被攻陷,悲痛之下,悉數切腹自盡。

1874年,在戰事飽受炮擊的天守閣及櫓等建築物,因廢城令而被拆除,御三階櫓移築至市內的阿彌陀寺。

現在的天守是在1965年以鋼筋水泥重建,當時屋頂仍是鋪設黑瓦,到了2011年才換成赤瓦,忠實呈現戰前的外觀。

內部則改建為鄉土歷史博物館,館藏及介紹均值得細看,涵蓋了大部份的幕末史。在2013年大河劇「八重之櫻」取材於會津後,館內增加設了新島八重的介紹影片。

我萬萬想不到,竟會在會津若松城遇到此旅程中唯一一團的香港旅行團。本來在天守閣頂樓沉澱著思緒,一下子就被直接衝上頂樓觀景台的旅行團員高呼「雪景很美」「快過來拍照」的雜音蓋過,我得用力控制自己不要露出厭惡的表情。拍過一圈後連忙逃回下層。

除了天守閣,於2001年木造復原的南走長屋及干飯櫓亦可參觀,有3D CG 影片介紹會津若松市及會津若松城。

福島 會津若松城 忠魂碑

城內北出丸設立了忠魂碑,弔唁日清戰爭(甲午戰爭)和日露戰爭(日俄戰爭)中的死者。

在城門外的鶴之城會館有大量地元產品可作手信。我在本店在會津柳津的小池菓子舖買了名物小米饅頭,阿姨還多送了一個給我。皮超薄,餡料亦不會過甜,十分對我口味。可惜不能存放多日,不然一定會大手掃貨。

離開會津若松,是時候乘上只見線往會津宮下,為明日的拍攝做好準備。

很多人都以會津宮下為上落車點,只拍攝只見川第一橋樑。我想既然一場來到,豈有不拍盡的可能呢?本次我在拍攝只見線的前一晚在會津宮下住宿,務求有更多時間在奧會津地區逗留,拍到所有通過的列車。

會津宮下一帶有數間住宿,大多不設網絡訂房;我是透過日本旅遊推廣中心訂到奧會津のんびり館的一泊二食方案。

抵達奧會津のんびり館時,女主人已備好晚餐。她雖然只會日語,但以翻譯機亦能與訪客溝通。我盡力說日語回應,但她堅持用翻譯機譯成中文。

跟女主人相討過明天早餐的時間後,就早早到了公眾浴室洗漱,為早起作準備。


Day 17 只見線

18/1/2019 星期五
福島 只見線 🚂 第二只見川橋樑 – 第一只見川橋樑觀景台 – 鐵橋三兄弟 – 圓藏寺 ⛩ – 只見川第四橋樑 – 早戶溫泉つるの湯 ♨️ 🍴 – 大志集落
宿 會津若松 Fuji Grand Hotel

終於來到了全程我最期待的行程。之前在 Facebook 上多次看到只見線分享,早已把這條貫通福島及新潟,有「日本最美鐵道」之稱內陸鐵道放進必訪名單。

我在06:45離開奧會津のんびり館,徒步20分鐘前往只見川第二橋樑拍攝七時半左右通過的班次。

福島 奧會津 只見線 只見川第二橋樑
福島 奧會津 只見線 只見川第二橋樑

但是在部分路段有塌樹,列車足足延誤了兩小時,以致拍不到第一輪的車次。我在路邊拍攝時,有好心的伯伯特意在馬路和我擦身而過後倒車回來,跟我說列車運轉情況,叫我不要白等一場。當我打算回頭,冒著不小的風雪走回會津宮下站,也有個上班族招我上車,送我到車站。真的很感激兩位的好心。

福島 奧會津 道之駅みしま宿

折返會津宮下站後,用金錢換時間,乘町營巴士到道之駅みしま宿。

福島 奧會津 道之駅みしま宿 觀景台入口

登上只見川第一橋樑拍攝點的路還不算難走,只穿雪靴亦足以應付。拍攝點有B、C、D三個,最高的D點能同時俯瞰第二橋樑。

福島 奧會津 道之駅みしま宿 觀景台B點 只見川第一橋樑
拍攝點B
福島 奧會津 道之駅みしま宿 觀景台C點 只見川第一橋樑
拍攝點C

幸好到達只見川第一橋樑拍攝點D時,遲到的列車尚未通過,天色也開始放晴。我忘了帶腳架,確認過不會擋到一早來的攝影師後,就厚著臉皮站到了最前排。

不一會兒,列車運行的聲音就從右方傳來,連忙瘋狂快拍。反方向的列車亦終於駛離會津宮下站,前往第二橋樑。

下山的路況差了很多,不少原是雪的路面被眾多遊人踩成冰面,我要抓住鐵鍊才能平衡。

福島 奧會津 只見線 會津宮下 奧會津のんびり館

接著再乘町營巴士回到會津宮下站,十時半就開始輕鬆(?)的觀光計程車之旅。觀光計程車優惠只在冬季提供予在奧會津地區住宿的外國遊客,基本價是¥5000/5小時,乘搭只見線可獲九折優惠。

福島 奧會津 只見線 會津柳津站

我先到了會津柳津站,拍攝蒸氣火車。

再到圓藏寺參觀。圓藏寺是會津的緣起物(幸運物)赤べこ(赤牛)的發源地,在會津可以看到不少店鋪亦以赤牛作裝飾。

福島 奧會津 只見線 只見川第三橋樑

在前往第四橋樑途中會經過第三橋樑拍攝點,我評估過此處較難拍攝,故先前沒有把此處放進行程內。但司機仍是在避車處停下了車,讓我拍到了沒有列車通過的第三橋樑。

福島 奧會津 只見線 只見川第四橋樑

幸好在觀光計程車上就下著大雪,要下車拍攝列車時又停雪了。第四橋樑有多個拍攝點,我選了較安全的遠眺位置。

福島 奧會津 只見線 早戶站

可是,幸運和不幸運可能真的會交替出現。當我拍完第四橋樑趕去早戶站的時候,上方道路有大貨車呼嘯而過,濺起污水和冰塊,從天而降到我全身上下。

全身打著哆嗦,拍下了早戶站列車到站的一刻。

下一個行程恰巧就是開湯1200年的早戶溫泉鶴之湯,在暖和身體的同時還能稍稍清理衣物,總算不幸中之大幸。早戶溫泉泉質十分滑嫩,出浴後皮膚像裹上了一層薄膜。泡完湯再吃過特大碗的拉麵,我向最後的拍攝點進發。

大志集落又被稱「日本的Hallstatt」,同為在水邊的小村落。在會津川口站和會津中川站之間,可以拍攝到以大志集落作背景的只見線列車。

觀光計程車之旅亦到此完結,我在會津川口站上車,回到會津若松。


Day 18 大內宿

19/1/2019 星期六
福島 大內宿 – 塔のへつり ⛰
宿 會津若松 Fuji Grand Hotel

大內宿是日本三大茅葺聚落之一,先前我已到過紅葉季的京都美山町,以及初夏的白川鄉 · 五箇山;想不到用十四個月時間就集齊了。


相關文章:

京都 美山町 かやぶきの里

京都 美山町 遺世獨立茅葺聚落
Part 1 建築特色+交通方式
Part 2 自駕抵達茅葺之里+展館
Part 3 餐廳+購物+住宿+其他景點
Part 4 雪燈廊+一齊放水+大野水壩公園


我乘上私鐵會津鐵道,前往湯野上溫泉站轉乘猿遊號巴士往大內宿。

大內宿原是江戶時代提供餐宿予來往的旅人的宿場,自古以來商貿活動頻繁,本來以為現在還能看到同樣的興盛畫面。但寒冬中的大內宿,不少店家都是重門深鎖,遊人亦沒多少閒情逸致駐足細看。

我在山形屋嚐了大內宿特產大蔥蕎麥麵(¥1100),雖說當初的吃法是以大蔥作筷子 ,吃完麵後再吃大蔥 ,但我以外的日本遊客全是正正常常的用筷子吃就算了 。單點的天婦羅(¥800)內竟然有炸紅豆饅頭,嚇了我一跳。出示猿遊號巴士的票尾,可獲贈當地特產甜點栃もち一份。

福島 大內宿 見晴台 展望台

前往見晴台(觀景台)的樓梯被雪冰封,幾乎變成了斜坡。

大內宿最經典的角度。

大内宿町並み展示館是展示茅葺屋建造方法及生活用具的小型博物館;展品頗多。

是日氣溫比我想像中低,走著走著還是要買些東西取暖。我在山本屋買了甘酒;第一次喝到米粒如此完整的甘酒。明明想拍杯子但被帥哥搶了焦點。

搭上冬季期間三點開車的最後一班猿遊號巴士來到湯野上溫泉站;站旁有免費足湯可以泡。

福島 會津鐵道 塔のへつり站

回會津若松的北行列車還有差不多一小時才會到,該如何打發時間好?數分鐘後南行列車進站,我不假思索搭上了南行列車,前往塔のへつり。

へつり是福島會津方言,指峭壁。塔のへつり是被大川河水沖蝕的溪谷,形成了懸崖。

當我發現只有我一人在該站下車,停車場只有一輛車,亦只得一間商店營業,便覺得不妙。原來前往塔のへつり的吊橋正在維修,只可遠眺。小賣店的東主也許覺得竟有稀客前來,指示我進店內的觀景台取景拍照。幸好有長鏡頭加持,也算看到了這個奇景。

離會津若松站不遠處有間大型天然溫泉,酒店送了入浴券,本著不要虧本的心態前往泡湯。浴場很大,除普通的溫泉外還有中藥湯、碳酸泉、按摩浴池等,不少當地人亦會在此泡澡。


Day 19 白河小峰城 – 二本松城 – 東京

20/1/2019 星期日
福島 白河小峰城 🏯 – 二本松城 🏯 – 東京 森美術館 🎨
宿 相鐵 Fresa Inn 東京 錦糸町

今日以一日兩城的速度,完成百名城東北部份。先在郡山寄存行李,遇上了我在日本多次旅行中,最昂貴的儲物櫃,大型儲物櫃索價¥600,但只能寄存六小時,往後追加¥200。

白河小峰城就在站舍古色古香的東北本線白河站前,穿過有歷史和城跡介紹的行人隧道,白河小峰城壯觀的石垣就在不遠處。

白河小峰城以小巧的三階櫓代替天守,守護著東北地方與關東地方的分界線。可惜在戊辰戰爭1868年6月10日至8月31日間,史稱白河戰線一役中,仍是被兵力較少的薩摩及長州藩主力新政府軍攻落。

現在的三階櫓是在1991年木造復原,採用了在白河戰線中,立在稻荷山上、留有炮擊的杉木木材,展示了戰爭的傷痕。

福島 二本松站

東北的最後一站,我來到了二本松市。

之前偶然在大食系YouTuber 俄羅斯佐藤的影片中,得知二本松市有所拉麵店多次在日本最大型的拉麵博覽會——東京拉麵秀中登場;也在Yahoo! Japan 最強次世代拉麵評選中,多次獲得優勝和準優勝。拉麵店的名字,像配合二本松悲壯的歷史般,叫做「若武者」。

福島 二本松 若武者 拉麵

到達時剛過一點多,仍有排隊人潮,所幸不費數分鐘就有吧台空位。按照(我自稱的)拉麵店左上角定律,點了鹽雞特三種肉盛拉麵(¥1100)。湯頭超級清澈,不會過鹹,雞油香氣撲鼻。三種不同的肉各有特色,但全都和麵十分合。味玉、筍、蔬菜亦是超乎想像的美味。難怪不斷有人蜂擁而至。

用餐過後,我先到二本松神社參拜。二本松神社是舊二本松藩總鎮守,主祭熊野大神和八幡大神。

參拜後沿著上坡道,繼續前往二本松城。

福島 二本松城

若說白虎隊是會津若松城的最大悲劇,二本松少年隊的事蹟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二本松少年隊的隊員比白虎隊還年幼,只有12-17歲,在戊辰戦争時二本松藩欠缺兵力,無何奈何下亦要迎戰。

新政府軍對二本松城的攻擊在1868年9月15日清晨六時開始。到了正午,等待會津藩和仙台藩的援軍無果,二本松藩家老丹羽富穀和其他重臣決定放棄抵抗,放火燃燒居城,並隨之自刃。可惜在城外抵抗新政府軍的二本松少年隊無從收到指示,在隊長和副隊長戰死後,仍然在前線奮勇抵抗新政府軍。二本松藩共有218名死者;40名少年隊隊員中,有18人命喪於二本松城。

二本松城的建築幾乎在戊辰戰爭中全毀,只餘天守台、石垣、屋敷跡等。在1982年重建了山腳的多聞櫓及箕輪門,是現在二本松城最具代表性的畫面。

二本松城內盡是記念戊辰戰爭的記念碑。

福島 二本松城 天守台

在山上本丸跡,四周的風景一望無際。

在柏屋買過名物檸檬撻後,我便離開二本松市。

在郡山乘上新幹線回到東京,趕在森美術館的特備展「Catastrophe and the Power of Art」完結前去參觀,最後壓線在閉展前一小時多到達。 展覽中有不少作品均和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有關係,對剛從東北回來的我的來說,又是一重更深的體會。


行程總覽 上篇: 東京+青森+宮城+山形


Day 20 奧日光

21/1/2019 星期一
栃木 二荒山神社中宮祠 ⛩ – 中襌寺湖 ⛰ – 龍頭瀑布 ⛰ – 湯滝 ⛰ – 日光湯元溫泉 ♨️
宿 休暇村 日光湯元 ♨️

為了用盡JR Pass,我採用了乘新幹線都都宮再轉乘JR日光線的方式,實際上所用時間也和直接乘東武日光線差不多。

在日光和奧日光地區的兩日一夜,我決定第一天先看中襌寺湖及奧日光,次日才走日光市區的世界文化遺產。豈料,我最後竟然經典的二社一寺路線也走不完……

在JR日光下車後,沒有多想就在站裡買巴士券,但原來我要買的住宿者冬季半價巴士票,必定要在東武日光站才能購買,只能懊悔沒有細看條款的我,在排了十五分鐘隊後連忙快步趕至東武日光站,購完票後剛好趕得上前往中襌寺湖的巴士。

本來打算在明智平乘纜車遠眺華嚴瀑布,但在伊呂波山道時已查到了纜車因強風停駛的消息,唯有放棄吧。

剛下車,便覺寒風刺骨。天氣預報不是說有5度嗎?在東北待了快三個禮拜,我已經覺得5度是舒適的溫度了。一拿起手機,看見「中襌寺湖: 零下5度」便驚覺忘記了現在身處海拔1269米處,溫度自然和日光市區不同。幸好防風外套仍然正常發揮,還算抵禦得了。

題外話:儘管我超怕冷但仍反對穿羽絨,全程低至零下十度都是靠Columbia Omni-Tect + Omni-Heat 外層防風防水+人造纖維內搭外套。這不是廣告,我也想Columbia找我寫業配文。)

先到日光二荒山神社中宮祠參拜。有玩刀劍亂舞的審神者們也許對這神社略有印象。沒錯!這裡就是新刀、日本最長的大太刀——祢祢切丸的所在地。但寶物館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開燈,我要在黑暗中欣賞這把名刀。

栃木 奧日光 中禪寺湖

為了躲避一下凜冽的寒風,我隨意走進了中襌寺湖畔少數在冬季仍有開業的餐廳 Coffee Shop Spoon,隨便點了份拿破侖意粉(¥750),只要是熱的東西就好了。接著再在對面的郵局買了明信片,算准時間跳上了前往龍頭瀑布的巴士。

龍頭瀑布比我想像中的氣勢差很多。就你這麼小也叫龍頭?拍了數張照片後,就在土產店打發時間算了。

接著前往湯滝(湯瀑布),不知怎的我在下車時無視了眼前的入口,走了條更遠又滿是積雪的路前往。往湯滝的路是下坡路,換言之回程時就是地獄般的上坡路了。所幸湯滝水量豐沛,仍有氣勢。離開時在我前面的日本大叔影友問我「大丈夫?你要去哪裡?」,可能是奇怪竟有女子在這個季節揹住行李隻身一人前往這種景點吧,我說巴士很快就來了,不用擔心。

巴士準時出現在我面前,終於可以到今日的住宿地——日光湯元溫泉了。

日光湯元溫泉休暇村原就在湯之湖畔,但湖畔的道路完全被雪掩埋只得繞道前往。

當初就是相中了休暇村的悠閒感覺和較低的價錢,才選在此住宿。來自台灣的職員負責領我進房。

一個人獨佔和洋室的感覺只有一個字:爽!發呆望住窗外的湯之湖雪景一會,我才動身去泡溫泉,暖一下被天氣預報欺騙的身心。

湯元溫泉為日本濃度第四高的硫磺泉,本來無色透明的泉水在接觸空氣後就變成奶白色,對痛症有療效。

晚餐為半自助形式。前菜有日光名物湯波(腐皮)刺身,香濃滑溜;而我的主菜是栃木和牛陶板燒,肉質沒想像中好。

栃木 奧日光 休暇村 日光湯元

旅館每日有不同的特別活動。是晚遇上的,是用大堂的火爐燒棉花糖的體驗。

在二樓的圖書角有大量攝影、旅遊和戶外活動的雜誌,我在這看過一本又一本,直至大堂關燈才捨得回房間。


Day 21 日光

22/1/2019 星期二
栃木 華嚴瀑布 ⛰ – 輪王寺大猷院 ⛩ – 二荒山神社 ⛩ – 日光東照宮 ⛩
宿 相鐵 Fresa Inn 東京 錦糸町

吃畢自助早餐後,我再多泡了一次湯才離開。本日的目標是先往華嚴瀑布,再走完二社一寺。

華嚴瀑布是日本三名瀑之一 (是的,又是一個三大XX坑);中襌寺湖的湖水於高97米的峭壁落下,濺起重水花。冬季時旁邊名為十二瀑布的小瀑布凍結,又是一番獨特的景像。要徹底感受華嚴瀑布的迫力,只能乖乖付錢乘電梯下到觀景台,別無他法。

本來有想過第二日再挑戰一次明智平纜車,在出發時還是正常運行,在駛下伊呂波山道時又變成停駛了,只能往二社一寺去了。

二社一寺是日光東照宮、日光二荒山神社和日光山輪王寺的合稱,在199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我由最西邊的輪王寺大猷院開始參觀。當時沒有想過自己會走得那麼慢,自然地買了大猷院+三佛堂的門票。大猷院是德川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墓所,為了不蓋過祖父德川家康墓所日光東照宮的氣派,大猷院以沉穩的黑色和金色作裝飾主軸。

沿著仁王門、二天門、夜叉門向上走,最後會來到金碧輝煌的拜殿、相之間和本殿。內部天花描畫了140條金龍,亦有名畫師狩野探幽所畫的唐獅子。繞過拜殿,就會看到奧之院入口的皇嘉門,裡面才是家光公長眠之地。

日光二荒山神社奉拜二荒山大神:二荒山就是隆起導致地殼變動形成中襌寺湖的男體山,自由以來是山岳信仰中的御山。奧宮位於男體山山頂,中宮祠正是奧宮的登山口。

市內的本社本殿正在維修,被鷹架包覆著。可在需另付門票的神苑,察看維修的進程和寄付金錢。

神苑的神輿舍展示了社例祭——彌生祭中使用的三基神輿。而大國殿則展示了大太刀大郎丸。

苑內有一泉眼,名曰「二荒靈泉」,據說有治療眼疾、增加智慧和返老還童的功效。除了可在現場喝下,還可以購買瓶子來裝水。

離開二荒山神社,終於來到久仰大名的日光東照宮。德川初代將軍死德川家康公死後,被神格化為「東照大權現」,初時安葬在靜岡縣的久能山東照宮,後來依他的遺言,改葬至現地日光東照宮。現時的氣派萬千的社殿群,則是德川家光公下令建造。

栃木 日光 日光東照宮

入口前的五重塔。

名揚海外的「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三猿像,是在離入口處不遠的神厩舍上的裝飾,以猿猴諷刺人的一生。

對面的三神庫收藏了春秋御渡祭「百物揃千人武者行列」中使用的馬具及裝束等。

白色為主的陽明門,被稱日本最美的門,雕刻了500名以上聖人賢人的雕像。

栃木 日光 日光東照宮

唐門以胡粉塗白,並以精細的雕刻描畫了「許由巢父」及「舜帝朝見」的場景。

御本社由本殿、石之間及拜殿組成,是東照宮最重要的地方。

栃木 日光 日光東照宮

前往奧宮的途上,會看到另一動物——眠貓的雕刻。

攀上梯級抵達的奧宮,則是家康公的墓所。

日光東照宮寶物館的不收費區亦有介紹,但文物就要早點買門票進去看了。

走完一圈,打算連忙在四點關門前進人輪王寺的三佛堂。離開東照宮的一刻,見警衛封起了門才猛然回想起,三社共通的最終入場時間是閉門前的30分鐘,我以數分鐘之差,錯過了進入三佛堂的機會。我唯有告訴自己,三佛堂正在進行五十年一遇大整修工程,去了也看不到甚麼。

沿著石板路向下走,就會來到朱紅色的神橋。神橋乃屬二荒山神社,是日本三大奇橋之一。

栃木 JR日光站

這時一直背著行李袋走的我已經筋疲力盡,應該一早到JR站寄存行李,再走二社一寺才對……就連買手信的氣力也沒有,直接回東京去了。

正值刀劍亂舞的電影上映期,本來以為影院正好在錦糸町便臨近開場才去購票。怎料該影院在錦糸町還有分南館和北館,我就完全走錯了棚,電影擇日再看。


Day 22 東京

23/1/2019 星期三
東京 剪髮 – 金色不如歸 🍴 – 刀劍亂舞映畫
宿 相鐵 Fresa Inn 東京 錦糸町

過完極度充實的21日,我在這天發現自己真的沒有餘力旅行了,本來想去的美術館群也放棄了,橫豎東京一定不是只來一次的地方。我悠閒地睡到自然醒,再在Hot Pepper上預約了髮型屋就算了。

在新宿剪好頭髮後,我想起一直很想一嘗的拉麵店金色不拉歸就在附近,就在晚間開店前去排了。等待50分鐘後,終於能走進店內買食券。我選了著名的真鯛蛤鹽味拉麵(¥900)。拉麵的配料只有一片叉燒,所以我再追加了味玉(¥100);沒有吃午餐之故,又把麵量追加成大盛(¥150)。

上座後不久,冒著熱氣的拉麵就送到眼前,要自已動手取下來。第一口當然是先嚐湯頭。招牌的真鯛蛤鹽味拉麵的湯底了採用愛媛縣宇和島的真鯛、 三重縣桑名的蛤,再加上乾物煮成清澈的湯底。
整碗拉麵的變化甚豐,每一口配料和醬汁和濃郁的真鯛鹽清底都帶來不同的衝擊。雖然飽到不行,我還是堅持湯喝光了整碗湯。碗上的小鳥,就是店名中的「不如歸」——杜鵑鳥。

東京 金色不如歸

– 按此閱讀全文: 金色不如歸

吃飽後這次總算能好好看刀劍亂舞電影了。幸好劇情尚算簡單,日語並不流利的加上沒有看過刀劍亂舞舞台劇的我還能理解。為免劇透各位台灣朋友(香港好像暫沒上映消息),我就不評價劇情了。只說是審神者言就非看不可呀!


Day 23 東京

24/1/2019 星期四
東京 皇居東御苑 🏯 – 皇居外苑 🏯 – 刀劍亂舞映畫 大展覽會
宿 相鐵 Fresa Inn 東京 錦糸町

來過東京四次,終於找到了機會一遊江戶城/皇居。又是懶洋洋的待到午後才出發,用極速遊走了皇居東御苑,再遠觀了皇居御苑,並在百名城印章擺放處關門前五分鐘衝了進去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