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中部 > 長野 | 富山 | 立山黑部阿爾卑斯山脈路線全紀錄 | 遊記+交通+住宿介紹 | 9種交通票券互動地圖

長野 | 富山 | 立山黑部阿爾卑斯山脈路線全紀錄 | 遊記+交通+住宿介紹 | 9種交通票券互動地圖

by Stealing Daylight
6.5k views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2018 中部北陸十三天遊]
[第五日 20/05/2018]

[前方高能: 本文共有約二百張相片,使用流動數據者請小心用量 ( • ω • )]

2019年 立山黑部阿爾卑斯路線 全線開通日期:

15/04 – 30/11/2019 [立山站 – 扇澤]
部份開通日期:

10/04 – 14/04/2019 [立山站 – 彌陀之原]

是次中部北陸之旅,有八成是衝著立山黑部阿爾卑斯路線而來。數年來一直耳聞立山黑部四季不同美景,春末初夏的茫茫白雪、盛夏的翠綠高原、深秋的漫山紅葉,無一不使我著迷。尤其是開山之際的雪之大谷,逼力之大使我心神嚮往。在這幾個月一直打算要衝一下立山黑部,最後在五月中決意前往。
由四月十五日開山後直至到達前一日,我三五不時就看著立山黑部的天氣轉變。如天氣惡劣,雪之大壁等戶外範圍就可能不開放,連橫越山嶺的交通工具也可能停駛。在我上山前的一兩天,山上風雨交加,我已經作好了要隨時大改行程的心理準備。最後只能說是幸運,遇上了陽光明媚的超好天氣。(我擦好防曬還是曬傷了臉頰和頭皮(・ัω・ั))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長野側出發的人比較少,基本上每程交通都能趕上我計劃中的班次。全程由扇澤到立山站,共在山上逗留了七小時;在黑部水壩、黑部平、大觀峰、室堂、彌陀之原都有停留拍照。在室堂走完(小得可憐的)雪迷宮、雪之大谷和みくりが池(御庫裏池),共用了三小時

下面借用了官網的路線圖,把我實際乘搭每一程交通的時間標示上去了。

立山黑部 遊覽時間

快速跳轉至交通及住宿。亦可在右方打開浮動目錄快速跳至指定章節。(*´∀`)

安排交通路線

室堂住宿: 立山室堂山莊 | 立山飯店 | みくりが池溫泉 | 雷鳥莊
天狗平住宿: 立山高原酒店 | 天狗平山莊
彌陀之原住宿: 彌陀之原飯店 | 國民宿舍 天望立山莊


安排交通路線

前往路線起點: 立山或扇澤

在計劃行程時,看到由富山側出發的預購票已陸續售罄,只餘當日票,而長野側的票十分充足,便決定由長野側出發。

初時我以為用不成立山黑部、高山、松本周遊券 (成人¥17,500/ 兒童¥8,750) ,也可用電鐵富山至長野的立山黑部加購票 (2019年加價至成人¥9,800/ 兒童 ¥4,900) 幫補一下。萬萬沒有想到,我在前往立山黑部之前不會經過任何一個立山黑部加購票的兌換點 (゚д゚≡゚д゚)。沒理由為了用加購票刻意把住宿點從松本換到長野市,最後只能認命,買最普通的單程票 (2018年: 扇澤-電鐵富山 ¥9,490),還有信濃大町-扇澤的巴士 (¥1,360)。(´;ω;`)

我對早起這回事也沒有甚麼信心,打算現場買票就好。買預購票然後趕不上班次這種事在我身上不是沒有發生過。(・ัω・ั) 幸好扇澤的現場購票隊伍很短,只消五分鐘就買到票了。

本人最新力作,把前往立山黑部的起點可用的9種鐵路和巴士周遊券,整理成互動地圖了! 

詳細全文: 日本鐵路及巴士周遊券互動地圖 | PART 1 前往立山黑部的9種票券


立山黑部阿爾卑斯路線內

立山黑部阿爾卑斯路線的官方網站資料齊全,從實時天氣狀況、過去天氣資料和服裝建議、遊覽路線、人潮混雜估算、行李運送服務資料等無所不包。當然,日文版網站資訊最齊全。遊覽前最好到網站確認當日的運行狀況。

官方網站除了有PDF版時間表,更有可逐程安排的互動時間表,讓遊客了解應如何銜接各程交通工具。按一下就可以選擇班次,用滑鼠移到標記上就可以看到註釋。

中文版網站更有選擇出發日期、時間、地點和停留時間後,自動生成建議時間表的功能。


松本出發

奇蹟似地,我竟然在六時準時起床,用四十五分鐘梳洗和收拾行李後,就拖著沉甸甸的行李箱到松本站去了。(*´艸`*)

松本站

松本市是藝術家草間彌生的出生地,除了收藏了她不少作品的松本市美術館外,車站外的公共空間也可以看到她的創作。

松本站

松本站

在松本站西口可遠眺北阿爾卑斯山脈。可惜當日群山都被烏雲蓋頂,無法一覽全貌。

松本站

當日在站內最西端的六號月台乘大糸線;而旁邊的七號月台就是前往新島島方向,轉乘巴士前往上高地的松本電鐵上高地線

雖然松本站可用IC Card入閘,但前往信濃大町的大糸線沿線大多沒有設置IC Card閘機。車長會在途中查票,如果拍了IC Card入閘,只要告訴車長你要到信濃大町,車長就會用終端機收款,並給予收據供出閘用。

BTW,那個是「糸」不是「系」,粵音同「覓」(亦有人堅持以字義解,讀「絲」)。東京的錦糸町、福岡的糸島、還有「你的名字」中的糸守湖,已不知被人誤植數百次。(・ัω・ั)


信濃大町

信濃大町站

信濃大町站

信濃大町站內的太鼓,歡迎遊客遠道而來。

信濃大町站

信濃大町站亦設有觀光案內所。

信濃大町站

在車站出口右方的土產店就是阿爾卑斯羅曼館(アルブスロマン館),旅客可在此寄送行李,即日便可送抵富山站或富山市內酒店等。更多詳情可參官方網站寄送行李的部分。我當晚入住的富山 Daiwa Roynet 酒店屬可直接送達的範圍。

雖然是星期日,但寄行李的人不多,只有十個左右,只消數分鐘便完成手續。

阿爾卑斯羅曼館後方有公眾洗手間。


相關文章:

富山 Daiwa Roynet 酒店

富山 Daiwa Roynet 酒店 | 房間寬敞位置便利


信濃大町站

離信濃大町站數步之遙就是前往扇澤的巴士站。

信濃大町站

信濃大町站

在此售票處只能購買前往扇澤的巴士車票,無法購買立山黑部的票券。

我由在信濃大町停留的十五分鐘內能完成寄行李、上洗手間、購票和隨手拍了車站外觀。不過若是開山初期人較多的時期,可能時間會較緊湊。


扇澤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扇澤

巴士準時在半小時後抵達扇澤,時間正值九時。此時終於開始見到旅行團的蹤影。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扇澤

在即場購票窗口順利買到了前往電鐵富山的單程票。已在網上預約和使用立山黑部、高山、松本周遊券也要在此兌換。

但是! BUT! しかし! 去到最後一程,乘富山地方鐵道由立山到電鐵富山時,我看到售票機就忘了這張單程票已包括該程,神推鬼使下又買了一張單程票,多用了¥1200。Σ(*゚д゚ノ)ノ 我還是要在回到富山的酒店後,整理單據和票券時才發現不對勁。(´;ω;`)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扇澤

在1984年捕獲的亞洲黑熊標本,是關電隧道無軌電車通車二十年間,第一次在扇澤站附近捕獲的熊。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扇澤

關電隧道無軌電車的等候大堂。附近也有商店售賣手信和禦寒衣物等,我見不太吸引,就火速前往排隊了。果不其然,在我排隊後不久各國旅行團隨即一湧而上,擠得水泄不通。關電隧道無軌電車以外的交通工具,大都分了個人和團體兩條隊伍,小心不要走錯。

開車前約六七分鐘就會開始檢票。我為了拍照就選了最後一輛巴士,幸好仍有窗邊座位。坐好不久就有大量的旅行團擠上來,不少人沒有位子只能站立,基本上每一卡車都是爆滿出發。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扇澤

關電隧道原為開發黑部水庫時搬運資材所用,途中經過了地下水以每秒600公升的速度湧出的「破碎帶」,歷經一年半時間才開通了全長5.4km的隧道。

隧道位處中部山岳國立公園範圍,當時的挖掘條件是「應開放予一般公眾使用」。所以當黑部大壩和黑部川第四發電所的工程完成後,關電隧道就轉為觀光用途為主,以無軌電車運送遊客至黑部大壩。

立山黑部的關電隧道無軌電車和立山隧道無軌電車,是日本僅有的兩條無軌電車 (Trolley bus) 路線。不過關電隧道無軌電車即將在2019年全面更新車輛,換為電動巴士,每輛可承載80名乘客。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扇澤

無軌電車透過集電弓從路線上方的電纜獲取電力。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關電隧道

關電隧道無軌電車為單線雙程行車,在隧道中央會與相反方向的電車會合。

雖然車速上限為50km/hr,但是也有急停的可能,站立的人要小心。


黑部水壩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關電隧道

搭乘全程16分鐘的關電隧道無軌電車後,隨即抵達黑部水壩(黒部ダム)站。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在出口處左右兩旁會有分岔路,往右就是上展望台的220級樓梯,往左就是直接往下走到黑部湖的60級樓梯。旅行團全都往左邊走,為了躲避人群的我,當然是取道右方。(;・∀・)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洗手間的水取用「破碎帶」的湧水,溫度貼近冰點,觀光機構特意貼出介紹。解決完,也做好心理準備要爬220級樓梯了。=͟͟͞͞( •̀д•́)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埋在山中的樓梯彌漫著寒氣。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在樓梯的中段有一口水井,同樣供應破碎帶的冷水,可供飲用。我喝了一小口已經牙齒打顫,但的確能抖擻精神,繼續爬剩下的百級了。(;´∀`)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在樓梯出口右轉,黑部水壩的全貌瞬即映入眼簾。雖然隔著玻璃,但大壩的氣勢不減。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穿過餐廳再拾級而上,便到達最高處的展望台休憩所。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寶藍的湖水、翠綠的林木、白雪嵦嵦的山嶺、萬里無雲的晴天——一切都像一幅畫作,除了驚嘆,無以言表。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拍下全景照,更覺黑部水庫規模之大。厚重的混凝土大壩從山谷中拔地而起,永久改變了黑部峽谷的地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復興期,關西地方電力嚴重不足,甚至要實施計劃停電:工廠每週停兩日,住宅更要停三日。有見及此,關西電力終於決意發展黑部峽谷最後的秘景——黑部川上游。自大正時代,日人已知黑部川的水力發電潛力,但被大自然重重阻撓,未能盡用水力資源。

於1956年,黑部川第四發電所和黑部水庫的建設正式開始。歷時七年的大工程,共涉一千萬名工作人員。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如前所述,連接扇澤和黑部水庫的關電隧道正是為建築黑部水庫而興建。 黑部水庫位處深山,於工程開展之初只靠人力、馬匹和直升機搬運資材,但進度緩慢又危險,唯有挖掘隧道直達工程地點。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在展望台上俯視大壩,能確切感受到大壩有多宏偉。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在壩體上陡峭的維修通道,是工程人員維護黑部水庫的必經之路。即使是最嚴寒的的冬季,除雪作業仍是風雨不改。

黑部大壩高186米,頂長492米,儲水量達2億立方米。黑部大壩的高度為日本之冠,堤頂長和堤體積均為日本拱型水壩之最。

壩體內並非實心,而是布滿檢查和維修用通道。在大壩右岸有一取水口,連接至下遊約十公里處的黑部川第四發電所(黑四くろよん),以545米的高低差發電。壩體內亦埋藏著無數感應器,隨時監控溫度、濕度和壓力。黑部川第四發電所深埋在地底150米下,以保護環境及防止雪崩。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黑部峽谷鐵道的起始站宇奈月設有黑部川電氣紀念館。當中有立體投影展示黑部大壩、關電隧道等的建築過程,免費入場。會到黑部峽谷鐵道一遊的話可不要錯過。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七年的浩大工程中共有171名工人喪生,在黑部水庫休息站旁立有雕刻家松田尚之氏製作的殉職者慰靈碑悼念。(我只顧向前走就錯過了……)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冬去春來,融雪後從黑部川上游飄來的流木會堆積在大壩旁。為了六月至十月期間可以順利洩洪,關電職員會回收木材待日後再用。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雖然我有帶三腳架,但全程立山黑部阿爾卑斯山脈路線都太大風了,不敢冒著危險用來自拍。

幸好各景點都有官方攝影師駐場。除了用他們的相機拍照,也可以把自己的電話或相機給他們代拍,不另收費。只是拍完後要面對他們馬上把照片列印出來,問你買不買的掙扎。看著¥1300一張、曝光不太好的照片,我每次都是厚面皮地選擇不買就算。(๑•́ ₃ •̀๑)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攝影攤和小食亭。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和立山黑部其他景點一樣,黑部水壩展望台也少不了限定原創商品。( ͡° ͜ʖ ͡°)沒記錯的話是雪糕類,一大早我真的吃不下就跳過了。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工事用道路口像橋墩的結構,威懾來者。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從展望台向下走到水壩面的階梯共有280級。懼高者若覺得可怕,可循室外路線折返。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但是在戶外階梯上逐漸接近大壩,觀察每一個角度變化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黑部水壩的最大輸出為335,000kW(千瓦),每年發電量達10億kWh(千瓦小時;又稱度)。整個黑部川水系的發電量加起來,每年達31億kWh,足夠一百萬個家庭使用一年。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這個角落可盡見壩體的曲線。大壩頂端可供行走的道路闊8.1米,但堤壩底部足足闊39.7米,差不多有五倍之多。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前往新展望廣場則要下更多樓梯。新展望廣場建於2003年,讓遊人可以近距離觀賞每年六月末至十月中的黑部水庫觀光放水。

資料來源: 直接引用自http://www.kanko-omachi.gr.jp/alpen_route/plan.php

觀光放水期間,每秒有10立方米水量排出,濺起的水花在陽光折射下常常出現彩虹,是立山黑部夏季的著名景觀。

在2016年開放的觀景台,在命名比賽中得到「彩虹台」(レインボーテラス)一名,是觀賞彩虹的良好位置。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龐大的混凝土結構倚山而建,斜度不時改變。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終於走完樓梯,來到黑部水庫休息站。在這裡可以吃到從2009年開始發售的名物——黑部水庫咖哩。白飯壓成堤壩,配以加入波菜呈現綠色湖水感的咖哩,用炸豬排模仿流木,馬鈴薯沙律代表水流,更有一大株歐芹當作樹木。(*’ー’*)

直接引用自: http://www.kurobe-dam.com/damcurry/images/damcurryhon/01resthouse_h_mainimage2.jpg

雖然扇澤休息站始創於昭和40年代初(1965年左右)的水庫咖哩才是元祖,但在黑部水庫就可以看著本物吃了。(*´艸`*) 現時富山縣和長野縣也有不少餐廳提供不同特色的黑部水庫咖哩,餐廳名單在黑部水庫的官方網站可以一覽無遺。

休息站的三樓是黑四記念室,介紹黑部水庫創建的過程,免費入場。當中有大壩的模型、斷面立體圖、破碎帶的岩石等展品。亦有複製關電隧道開發中樣子的放映室,以三面影像投影播放記錄片「黑四物語」。

我……又是生怕時間不夠,繼續向前走就錯過了休息站內的所有東西。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工作人員以升降台下降至湖面,乘上小艇回收流木。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遠方的赤牛岳上仍佈滿積雪。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走到黑部大壩的正中心,可切身感受到和兩旁山谷的距離。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只要避開旅行團出現的時間,也有機會拍到堤壩上的空景。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大壩 黑部水庫

在黑部水庫官網上有多條模範路線可供參考,每個景點的停留時間也詳細列出了。

資料來源: http://www.kurobe-dam.com/sansaku/kurobe_sansaku02.pdf

其中一條較少人走的路線,就是黑部湖邊的湖畔遊步道,途中會經過遊覽船登船口、カンパ谷吊橋、山毛欅原生林和樹齡達800-1000年,被稱為能量景點Power Spot 的巨木「黑部」。想接觸大自然的遊人不妨一遊。


更多富山文章:

Toyama Glass Art Museum 富山市玻璃美術館

富山市玻璃美術館 | 常設展+特別展「扇田克也 光的形狀」


黑部湖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湖站

用了一個小時遊覽完黑部水庫後,我來到了黑部湖站。黑部湖站和其他交通工具登車點不同,沒有土產店和餐廳等設施。

左方的通道是前往夏季至秋季(1/6 – 10/11)才營業的黑部湖遊覽船ガルべ(Garve)的登船口。遊覽船Garve是日本最高處的遊覽船。可載80人的觀光船在海拔1448米處,用30分鐘繞黑部湖一周;船隻向南方航行,朝針之木谷進發再折返。成人票價為¥1080,小童為¥540。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湖站

黑部登山纜車前往黑部平的檢票口。個人遊客的檢票隊伍以白色標示;團體則是黃色。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湖站

排隊時閒來無事,舉目張望,就看見運營立山站至黑部湖站中間各種交通工具, 以及立山飯店及彌陀之原酒飯店等觀光設施的立山黑部貫光的介紹。雖然「貫光」讀音和「觀光」一樣,但名字中寄附了創立者佐伯宗義社長的理念。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湖站

由黑部湖到黑部平的黑部登山纜車移動距離為800米,爬升373米。為保存景觀和防止雪崩,黑部登山纜車全程架設在隧道中,為日本唯一一個完全封閉的登山纜車。


黑部平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平

在滿載130人的纜車上乘搭五分鐘後,我在10:55抵達黑部平。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平

古色古香的車廂由1969年開業至今從未更換,只作維修。

和其他交通工具一樣,車廂內嚴禁以閃光燈拍攝。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平

最大斜度31度的隧道仿似深不見底。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平

擠過人頭湧湧的等候室,左方就是前往屋上展望台的室外階梯。階梯狹窄,上下行各佔一邊已十分擠逼。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平

登上階梯後,豁然開朗。積雪就在咫尺之外的山坡上。

在黑部平有高山植物觀察園,栽有百餘種植物。每逢六至九月,繁花盛放,爭妍鬥麗。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平

回頭看黑部水庫,黑部湖的翠綠湖水已被樹叢掩蓋,只有偌大的混凝土結構仍清晰可見。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平

標高1828米的黑部平氣溫仍然宜人,只是風有點大。我看見有帽子被風吹落,停在遊客無法進入的位置。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平

在瞭望台最後方可以眺望立山架空索道(立山Ropeway)。

這趟交通工具絕對是全程最擠逼的,在定員80人的車廂內,不要說舉機拍照,連呼吸的位置也幾乎沒有。看見來車人擠人的景況,我也加緊腳步趕快回下層排隊。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平

立山架空索道長達1700米,在7分鐘爬升488米高,是為日本最長的無支柱吊車。不設支柱的原因全是為了保存景觀和自然美態。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平

壯麗的群山延綿不斷。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平

在繁忙時期,立山架空索道會以派發整理券的方式安排登車次序。如不需整理券則如常排隊就可以了。

我原先打算乘11:10的班次,可是乘務員先安排預約好時間的旅行團客上車,空位所剩無幾。本來以為要呆站多等20分鐘才有車,但旅行團登車後不久,乘務員開始檢個人遊客的票,我最終乘了11:20的加班班次。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平

灰階的告示牌和後面粗獷的混凝土牆身,有種Brutalism的感覺。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平

立山架空索道的鋼纜直徑達54mm,是日本最大級的吊車鋼纜。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黑部平

半埋在山體裡的大觀峰車站,被厚重積雪覆蓋。


大觀峰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大觀峰

走數層樓梯到觀景台上,粉雪就在眼前。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大觀峰

山坡上仍雪量充足,偶有少量植物破雪而出。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大觀峰

回望黑部水庫和黑部平站。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大觀峰

大觀峰站內亦有食店和土產店,有一檔有售熱烘烘的燴蕃薯?。可是我見立山隧道無軌電車只有數分鐘就開車,還是火速跳上車,希望盡快趕到全程重點——室堂。

長3.7公里的隧道穿越立山山脈主峰——高3303米的雄山山頂的正下方。在10分鐘的車程中,亦會在中央等待相反反向的無軌電車換線。


室堂

甫下車,室堂的喧鬧迎面襲來。大堂佈滿各式旅行團的旗幟,土產店和餐飲店前擠滿遊客。

往右轉再下樓梯,就會前往雪之大谷的路徑。

在站內的立山山頂簡易郵政局人流不絕。

在這裡可以買到立山連峰通行證明書作紀念。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立山山頂郵便局

我就在這了買了張特長的明信片,是相當震懾的雪之大壁。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立山山頂郵便局

本來想買想最便宜的¥62郵票來蓋立山山頂郵便局的風景印就好了。不曉得是明信片太長屬定形外,還是郵便局職員以為我要寄到香港,還是二者皆是,最後我拿到的是¥90郵票。差得不多我就不計較了,爭取時間觀覽。

郵局旁邊有個免費休息室,有座椅、儲物櫃和更衣室,方便登山客和滑雪客。我也坐下稍事休息,吃了一大早在松本出發時買的飯糰再出發。帶到山上的零食因為氣壓下降漲起了。(´ΘωΘ`)

直接引用自: https://www.alpen-route.com/media/enjoy_navi/snow_otani/2018/img-map.png

在四月中開山至六月末,雪之大谷範圍會有不同的活動。當日因天氣原因,無法玩雪橇滑台。(´;ω;`)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離開休息室後就下樓梯,朝雪之大谷前進。

用作挖掘雪之大谷等道路的五代目立山熊太郎除雪車,停泊在停車場讓人觀賞。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每代立山熊太郎的圖案也不同,手勢按數字變化,如二代目是勝利手勢✌,來到五代目就是揮手?。(*´∀`)

目前三代目、四代目和五代目都在服役中,在每年二月開始清除立山黑部阿爾卑斯路線沿途的積雪。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在道路右邊看見雪迷宮的橫額就走下去了。

第一印象就是雪也太髒了吧。(;´∀`)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剛好捕捉到小孩擲雪球的一刻。(*゚∀゚)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雪迷宮約有兩米高。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我努力地睜開眼睛卻無功而還,白雪不住把陽光反射,耀目得刺眼。在這之後我就把為雪地專門預備的太陽眼鏡戴上了。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用一張其後在屋頂拍的照片,說明雪迷宮究竟有多迷你。根本只有一個正方形多一點好嗎?(☉д⊙))))

不過平心而論,雪迷宮本來是由5月9日開放至5月15曰。我在5月20日到訪時,能夠在殘存的迷宮中走了一會已是意料之外。(๑•́ ₃ •̀๑)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室堂是立山黑部阿爾卑斯山脈路線最高的車站,標高2450米。

由美女平至室堂蜿蜒上山的天空道路分為兩段:美女平至追分的免費道路,以及追分至室堂的收費道路。

道路全程禁止私家車進入,以控制人流及保存景觀。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在開山前期4月15日至5月6日,還可以在較遠的全景之路(パノラマロード Panorama Road)上行走,360度觀賞雪景。


雪之大谷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千呼萬喚始出來!終於來到了這場攀山越嶺的旅程的重點——雪之大谷

2018年,雪之大谷最高處在開山之時達17米;來到五月下旬,雪牆高度仍有14米高,比同日平均13.4米略高。

這天的氣溫亦比平均10度寒冷得多,只有2度。幸好我的防寒準備充足,能應對意料之外的低溫。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路上遊人絡繹不絕,但仍不難找到空檔拍照。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沿著斜坡向下走約400米,便會到達漫遊步道末端。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萬里無雲的藍天,完美地襯托著雪牆。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不知為何大家都只搶著和指示牌拍,最盡頭的位置經常空無一人。(๑´ڡ`๑)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不能免俗還是要拍張到此一遊照。

排隊時拜托了排在我前面的香港遊客,互相幫忙拍照。嬸嬸級的她們拿穩手機到抓角度都十分強,謝謝她們讓我有張美好的全身照。(*゚∀゚)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時間緊湊,不能在雪之大谷逗留太久。我隨即開始走回立山站。

部份雪壁開放予遊客用手劃留言,怕冷又怕沾濕相機的我就放棄了。

我猜突出的木條是為了鞏固雪壁而設。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竟然等到四週幾乎無人的時刻,可以看到我連毛帽和手套也出動了才行。(;´∀`)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折返時在停車場後方(應該是)全景之路。


往室堂平前進,就要進入室堂車站再上樓。二樓連接立山飯店的餐廳,亦有比一樓較少人流的土產店,可以輕鬆地選購名產。

立山黑部阿爾卑斯路線和日本的大部分著名景點一樣,把地方限定玩得淋漓盡致。無論是餐廳還是土產店,只在立山黑部販售的商品人氣甚高。當中購買室堂限定的「星之雫」杏仁牛奶巧克力的人龍更是源源不絕。討厭杏仁的我想不也想就放棄了,買了仿雷鳥蛋造型的蛋糕。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樓梯間共放置了兩尊佐伯有賴 (佐伯有頼/ Saeki Ariyori)的雕像。傳說中,佐伯有賴在十六歲之時被白鷹和熊引導,在文武天皇時代大寶元年 (公元701年)成為立山開山之祖。

這尊雕像的樣子比較成熟,怎麼看也不是十六歲的模樣。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再走了一層樓,這尊銅像就比較有少年的樣子了。

傳說指佐伯有賴當時帶同父親託付、重要的白鷹上山狩獵。白鷹突然自他手上飛走,有賴連忙緊隨其後。忽然有一隻熊出現,白鷹嚇得拍翼飛走。氣急敗壞的有賴攜出弓箭,朝熊的胸口射出箭矢,流血受傷的熊向深山落荒而逃。

有賴跟隨淌在地面的血跡走了數天,終於找到了血路盡頭,立山山頂附近的岩穴。當有賴踏進山洞,等待他的竟然不是奄奄一息的熊,而是金光閃閃的阿彌陀如來!定睛一看,阿彌陀如來的胸口還插著有賴射出的箭。

阿彌陀如來對嚇得目瞪口呆的有賴說:「無論是白鷹還是熊,都是受我所託引領你來到此地,令人可以把信仰傾注在這神聖的山上。從今以後你要成為僧人開山。」有賴聽到後十分感激,改名「慈興」,並為立山開山奉獻一生。

離室堂山莊十分鐘路程的玉殿岩屋,據說就是有賴少年遇到阿彌陀如來的山洞。現時洞穴內仍有祭祀地藏菩薩。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開山1300年以來,登頂參拜立山就是越中(現富山縣)教育的重要一環,讓學童在鍛練身體的同時認識歷史。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登上屋頂平台,第一時間就是回望雪之大谷,又見旅行團的人潮。

在開山之初4月15日至6月下旬,連接室堂站屋頂平台和立山自然保護中心亦有「雪之回廊」,迫力不遜於於雪之大谷。當雪之大谷因惡劣天氣不開放時,雪之回廊就是觀光客的救贖。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在欄杆上發現小鳥的身影,有一秒幻想過拍到立山黑部著名的雷鳥,定神一看發現只是普通的麻雀(?)。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室堂平的遊人數量,和人頭湧湧的雪之大谷差得太遠。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在踏上防滑墊前往雪地前,會有警告提示必須有冬季裝備方可前行。雖然我有行山鞋,但揹著單反相機時還是只敢小步前進。

防滑墊只設置在近出口的一小段路,其他全是要自求多福。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踏上重重積雪的小丘,無盡的白雪映入眼簾。


住宿: 立山室堂山莊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倚著山邊的立山室堂山莊(Tateyama Murodo Sansou),是室堂四所住宿處之一,提供一泊二食。

引用自: https://plus.google.com/photos/photo/117836461771066721818/6459661760787584930

立山室堂山莊屬山小屋形式,共用大浴場(非溫泉)和洗手間。房型有個室和相部屋(共用房間);七疊大的房間最多住七人,十疊的側是十人。

官網在每年2月1日開放全年訂房。


更多立山町住宿:
Booking.com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雲海

向天狗平方向直望,只見雲海和雪原相連。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前往みくりが池(御庫里池)的步道被雪掩蓋,只靠欄杆標示邊界。

夏天的時候,繞みくりが池的散步路線是最熱門的路徑;約一小時就可以繞湖一周,適合一家大小遊覽。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少數植物沒有被雪掩蓋,為風景點上一片綠。

立山連峰的御前澤雪溪(御前沢雪渓)、劍岳東面的三之窗雪溪(三ノ窓雪渓)和小窗雪溪(小窓雪渓),在2012年被確認為冰河。打破了北半球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以南沒有冰河存在的認知。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登山上級者們完全視雪坡的斜度如無物,快速在雪上穿梭。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石板步道在山脊上蜿蜒。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在夏天時除了簡單的遊步道,挑戰立山登山或其他較高難度路線的登山者也不在少數。

對登山和有興趣的人可以在立山黑部阿爾卑斯路線官方網站查看登山路線散步路線。雖然說是散步路線,但當中也有需時三小時的上級路線。遊客務必評估自己的體力,帶同充足的補給品才出發。

立山黑部阿爾卑斯路線官方網站是我看過數一數二製作精良的旅遊點官方網站。在享受方法一欄中可以找到針對季節、團體大小、攝影等不同方向的推介,是計劃旅程的好幫手。


住宿: 立山飯店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回望室堂車站上蓋的立山飯店 (ホテル立山/ Hotel Tateyama)。標高2450米的立山飯店是全日本海拔最高的酒店,共有81間客房。

洋室A 直接引用自: https://h-tateyama.alpen-route.co.jp/room/img/pt-main01-01-01.jpg

立山飯店是室堂四所住宿中最高級的,提供洋式房、洋式套房以及和洋式房三種房型。所有房間都有獨立洗手間;部分房型不設浴室,住客可到大浴場或貸切家族風呂(二者皆非溫泉)入浴。

酒店官網上有精彩的縮時攝影,捕捉了室堂的燦爛星空。
Booking.com上也可預訂;各種房型齊備,早晚兩餐亦已包括在房價內。

擷取自: https://h-tateyama.alpen-route.co.jp/restaurant/

酒店內共有五個地方提供餐飲。除了在酒店三樓的Tea Lounge りんどう,其他都是住客限定;酒吧Alpine更是需要預約。


みくりが池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みくりが池

みくりが池是立山火山的火山口湖,在冬天至初夏都是冰封狀態。湖泊深15米,面積約為30000平方米,是室堂最大的湖泊。山上的みどりが池、りんどう池和血之池同為火山湖。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みくりが池

融雪後露出的少許湛藍的冰面晶瑩剔透。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みくりが池

立山信仰中,みくりが池是立山的「八寒地獄」,佛教中和八大地獄相對的地獄。但同時在基於修驗道的山岳信仰中,「みくり」可以解作「御廚」,みくりが池就是神的廚房。

這種立山信仰和山岳信仰、地獄和聖地的二元對立,在立山連峰的劍岳等地標上亦可見。劍岳在山岳信仰是天手力男神的顯現,信眾特意登山;但在立山信仰中是八大地獄中的「針山地獄」,禁止信眾攀登。

直接引用自: http://www.tengu.ne.jp/images/sstg502.gif

以佛教一般的地獄極樂圖為基礎,和立山的地理緊扣,繪成獨一無二的立山曼荼羅圖。

山腳下的蘆峅寺和岩峅寺,在明治維新神佛分離後改稱雄山神社,至今仍是立山信仰的重要據點。有不少佐伯有賴的後裔,至今仍在此處居住。在江戶時代,已有不少人以立山案內人為業,帶領朝聖者登山。佐伯高男先生更在1991年立山嚮導協會(立山ガイド),世世代代傳承立山信仰。


住宿: みくりが池溫泉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みくりが池温泉

みくりが池溫泉是日本最高的天然溫泉,亦是日本秘湯を守る会一員,位處海拔標高2410米。全旅館共有28間房間,有不同種類的相部屋和個室。在官網上可以預訂一泊二食方案。みくりが池溫泉的價格在數間住宿中比較相宜。

相部屋之一 直接引用自: http://www.mikuri.com/images/rooms/dormitory_unisex.jpg

個室 直接引用自: http://www.mikuri.com/images/rooms/private_room.jpg

眼見前往みくりが池溫泉的路比較斜,積雪頗深,我也沒有入浴的時間,只遠觀後就折返了。(´;ω;`)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みくりが池温泉

みくりが池溫泉是源泉掛流單純酸性泉,pH值為2.28,泉溫為45度。微微乳白色的泉水對各種痛症、關節炎、慢性消化病得都有療效;一般溫泉都有的疲勞回復當然也少不了,對登山者來說是絕頂的享受。

直接引用自: http://www.mikuri.com/images/top/top_spa.jpg

溫泉全日大部分時間都開放予住客使用,只有在08:00 – 09:00o會關閉清掃。
日歸入浴則由09:00 – 16:00,成人索價¥700,小孩¥500;特色面巾售¥300,租借大浴巾和浴衣各需¥300。

這次無緣在日本最高的天然溫泉入浴,同時觀賞窗外壯闊的景色。又是一個讓人重來的理由。


住宿: 雷鳥莊

直接引用自: http://www.raichoso.com/img031.jpg

在室堂還有一所住宿--雷鳥莊,位處りんどう池後方,是四所住宿中離室堂車站最遠的。

雷鳥莊現時的代表者志鷹定義先生,亦是屬佐伯有賴的後裔「志鷹」家。

直接引用自: http://www.raichoso.com/img036.jpg

雷鳥莊共有55間客房,有相部屋和個室,共可容納300人入住。訂房要透過官方網站提交表格。

直接引用自: http://www.raichoso.com/img039.jpg

直接引用自: http://www.raichoso.com/img038.jpg

雷鳥莊亦有源泉掛流天然溫泉,泉質為酸性含鐵泉、硫黃-硫酸鹽、鹽化物泉。非住客入浴費為¥700。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滑雪客也不在少數。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在折返時,我坐在小徑旁的長椅上整理行裝。此時突然來了一班很吵的香港年輕人,音量大之餘每句還夾雜粗言穢語。我就靜靜地坐在旁邊,不打算表露香港人的身分。他們用英文問我可不可以幫他們拍照,我就笑著用英文回應,然後離開。_(:3 」∠ )_

後來他們還是一樣的失禮,隔了數十米還是聽得到他們高談闊論。在Facebook page 說起此事時,有人說我應該直接叫他們收斂一些,不要造成他人困擾。只能說當時我一個對著六個「MK仔女」,膽量不足呀。又如果,我當時就用廣東話回答,他們會不會有自知之明覺得慚愧呢。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衣裝單薄的僧人也坐在雪地上,用單反相機拍照。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拍了一會雲海,吵得山谷都有回音的香港六人團體也回頭了。當他們離我約五十米遠時,我聽到其中一個女生指著天上大嚷「有彩虹呀!」。雖然我很想大聲說「那才不是彩虹,是日暈呀。」,但是為了不要暴露同是香港人的身份,我只是靜靜舉機拍下了日暈。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同樣是拜託官方攝影師拍的全身照。一雌一雄的雷鳥模型十分像真。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雄山神社

回到車站裏面,我再走上一層到三樓。幾乎沒有遊客會刻意上來,只有兩個大叔在這休息。

這裏究有甚麼?有著雄山神社峰本社的舊社殿。

雄山神社峰本社的舊社殿建於萬延元年(公元1860年),在加賀藩(今石川縣)以欅木造成。小小神社竟重達7噸,才能抵禦立山的嚴寒氣候。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雄山神社

富士山、立山和白山並稱日本三靈山,自古以來登山的修驗者眾多。

如前所述,雄山神社在立山信仰中佔重要位置,祭祀伊邪那岐尊(阿彌陀如來)以及天手力(不動明王)二個神祇。雄山神社實際是由立山町岩峅寺的前立社壇、蘆峅寺的中宮近願殿、以及立山連峰雄山山頂的峰本社,三社共同組成。

雄山神社峰山社在平成8年(公元1996年)重建,舊有的社殿就由雄山神社的名譽宮司佐伯令麿在自宅保存,直至平成24年(公元2012年)由立山町觀光協會等協助復原。

這裡就是我在室堂停留的最後一站。下面拍到的天狗平,原是我在室堂平一開始就拍到的,但為了按地理位置排序,還是放在下一部分。(*´艸`*)


天狗平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在室堂平向西望,就是天狗平方向。

明明都是雪景,但每個角度的光變影變化還是讓我拍得欲罷不能。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這裡看起來二座建築物或許離室堂不太遠,但我用上了300mm遠攝鏡頭,用肉眼看的話就是前一張相片右方的兩個小黑點。(ノ∀`*)

待夏季融雪後,可以在平坦的遊步道由室堂徒步前往天狗平,需時約40分鐘。四、五月間就要乘立山高原巴士在天狗平下車。

直接引用自: http://www.t-kogen.com/sightseeing/images/helishot02.jpg


住宿: 立山高原酒店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埋在雪中的立山高原酒店(立山高原ホテル/ Tateyama Kougen Hotel)

立山高原酒店規模較少,只有27間房,但在Booking.com上的評價比立山飯店略高。全部房間都有洗面台和洗手間,特別室和高級房會有沐浴設備。

官方網站上亦有不少週邊景點,特別是各種高山植物的介紹。

直接引用自: http://www.t-kogen.com/facilities/images/photo03.jpg

內部裝潢帶小木屋的溫暖感,恰到好處的奢華。

直接引用自: http://www.t-kogen.com/facilities/images/room01.jpg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窗外就是漫無邊際的雲海。


住宿: 天狗平山莊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室堂

在室堂平眺望天狗平,在雲海前的小黑點就是天狗平山莊。仿似座落世界盡頭,一不小心就會落入凡間。

天狗平山莊則是山小屋級別的住宿。共有18間客房,全部都是個室,共用浴室和洗手間。可在官方網站上透過表挌預約。

直接引用自: http://www.tengu.ne.jp/images/bedroom.png

直接引用自: http://www.tengu.ne.jp/images/jpnrooml.png


我總共在室堂逗留了三小時。

離開車站三樓的雄山神社峰山社後,就前往一樓的候車處。在下樓梯的時間,我還在思考要否在彌陀之原中途停留。

當我到候車處時,剛好離開車時間15:00還有數分鐘。我定神一看,發現最右方中途下車的隊伍只有寥寥數人排隊,我連忙一個箭步衝上前,剛好趕得及上車。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車窗玻璃為了防紫外線而染成淡藍色,望出去的風景都不是真實的色彩。(-`д´-)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雲海仍在山腰蔓延,吞噬下方所有。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林木依山脊線疏落生長。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雖然說行車時應安坐,但也有乘客站起來拍照。作為良好旅客的我,當然是靠著長鏡頭乖乖地坐下拍照了。(*ˇωˇ*)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植被開始變多。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道路多處彎曲,但十分平坦,對我這個暈車浪常客完全是喜訊。


彌陀之原

過了15分鐘,巴士準時抵達彌陀之原。除了我以外也有數人下車,當中有人是帶同行李入住彌陀之原飯店的。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下行方向的巴士站就是在路旁的一個站牌而已。道路兩旁的積雪也有2-3米高。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上行方向的乘車等候室,是個可愛的小木屋。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在天狗平或是彌陀之原中途下車再上車的乘客,都要預先通知乘務員作安排,預留位置。

在彌陀之原往室堂要在乘車時間50分鐘前通知;往美女平則是在30分鐘前。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乘務員貼心地幫我把乘車時間寫在車票上。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待合室內有投幣儲物櫃,亦有煤油暖爐(!)


住宿: 彌陀之原飯店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若立山飯店是以星空為主題,同集團的彌陀之原飯店 (弥陀ケ原ホテル/ Midagahara Hotel) 就是以雲海為主要賣點。位處海拔1930米處,時有雲海飄浮於酒店下。

酒店共有52間客房,以洋式房為主;全部房型都有洗手間,只有6間和式房內沒有浴室。

可在官方網站Booking.com上訂房。

直接引用自: https://midagahara.alpen-route.co.jp/about/img/food/pt-food01.jpg

酒店規模雖然較立山飯店為小,但也有四間餐廳和酒吧。

直接引用自: https://midagahara.alpen-route.co.jp/enjoy/img/pt-hotel03.jpg

可在大浴場眺望在雲海中下沉的夕陽。

酒店舉辦了不少特別活動給住客,例如每天舉行的投影片放映及觀星會、彌陀之原高原導覽等。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繞到彌陀之原飯店的的左後方,就是彌陀之原遊步道的起點。

彌陀之原是由火山活動形成的熔岩台地(Volcanic plateau)。

彌陀之原有部分地區是登錄在拉姆薩爾公約(Ramsar Convention)的高原濕地,是研究動植物生態和獨特地勢的瑰寶。為了保護環境及生態,遊人只可以在木板棧道上行走,亦嚴禁採摘任何生物。

全長2.1公里的木板棧道,就只有這兩三米沒有埋在雪下。(((゚Д゚;)))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直接引用自: https://midagahara.alpen-route.co.jp/enjoy/img/[email protected]

走大圈需時約2小時;不會經過拉姆薩爾公約高原濕地的小圈全長1公里,需時1小時。途中不設洗手間和垃圾箱。

直接引用自: https://midagahara.alpen-route.co.jp/enjoy/img/pt-walk01.jpg

途中會經過由許多小池塘組成,被稱為「餓鬼田」(ガキの田)的特殊地型。

立山黑部阿爾卑斯路線官網上,也有介紹此路線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這邊和室堂相比,雪地的維護少許多。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開闊的雪地。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圖中下方就是立山收費道路的追分料金所。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在彌陀之原,我終於拍到了一張空無一人的全景照。 (可按圖放大) (*´ω`)人(´ω`*)

左邊的小屋是神戶市的私立男校--六甲學院的立山山小屋(立山ヒュッテ/Hütte),可容納60個學生和8個教職員。能在這麼遠的立山上設置校外設施也真厲害。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和我一起在彌陀之原散步的就只有這幾個人。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直接引用自: https://midagahara.alpen-route.co.jp/enjoy/img/pt-snow02.jpg

彌陀之原飯店也有在大門前用積雪造滑雪台,免費出借雪橇,不過當天就沒有開放了。


住宿: 國民宿舍 天望立山莊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造型呼應山體弧度的國民宿舍展望立山莊,是在立山黑部最令我驚艷的建築物。

原以為這樣有設計感的外型會是貴價酒店,豈料是價錢相宜的國民宿舍。國民宿舍原是由公營機構運營的住宿設施,多數位處自然公園和溫泉地區,以低廉的價錢讓國民享受優美的渡假勝地。現時也有部分國民宿舍改為民營。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全個山莊共有27間房間。只能透過電話或是官方網站提供的預約格式以電郵訂房。

直接引用自: http://www.tateyama-so.jp/institution/institution.html

直接引用: http://www.tateyama-so.jp/room/room.html


在積雪尚未溶解的彌陀之原著實沒有甚麼可以多看。(*’ー’*)

我在巴士站待合室坐了差不多十分鐘,才到下行巴士站排隊上車,向美女平前進。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彌陀原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終於在路邊看到較矮的植物。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被稱為七曲的路段,是共轉彎十四次的七連髮夾彎。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位處1630米高,弘法的地名由來則是來自相傳弘法大師在此以杖擊地,即有清水湧出。弘法是古時立山登山的重要住宿點。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愈往下走,樹木愈見茂盛。立山杉(タテヤマスギ)、山毛欅(ブナ)、岳樺(ダケカンバ)、大白時冷杉(オオシラビソ)等在山坡上聳立。

想認識逆黑部阿爾卑斯路線沿途的特別植物,可瀏覽官網的植物圖鑑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剛才在山上看是雲海,現在就只是一片迷霧。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路邊仍有少量殘雪。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五里霧中。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經過滝見台時,完全看不見日本落差最大,達350米的稱名瀑布(称名滝/ Syoumyou Daki)的蹤影。

在立山站有前往稱名瀑布的巴士,時間表可參此處

直接引用自: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2/Syoumyou_takimidai.jpg/1024px-Syoumyou_takimidai.jpg

理論上在滝見台就可以看到這一美景……

在融雪期和大雨過後,稱名瀑布旁邊還會出現一條落差達500米的幻之瀑布--榛之木瀑布(ハンノキ滝/ Hannoki Daki)。


美女平

巴士比預想早兩三分鐘抵達美女平。甫下巴士,又剛好碰上了纜車的發車時間。我生怕會趕不上由立山回到富山市區的富山地方鐵道,不想呆等40分鐘,所以在美女平完全沒有停留就跳上立山纜車了。

直接引用自: https://www.alpen-route.com/model_course/trekking/course11.html

其實美女平和彌陀之原一樣,在夏季融雪後是有著豐富自然景觀的地區。美女平原生林中有許多珍貴的古木。

直接引用自: https://www.alpen-route.com/media/facilities/station/station02/pt-station02.jpg

當中最特別的,要數美女杉。關於美女杉的傳說有兩個版本。其一說指當時立山作為靈山禁止女性登山,有女子(有指是尼姑)不顧禁忌硬闖,觸怒神明,被變成了杉樹。

另一個版本,亦是現時立在美女杉旁的告示牌的版本,就牽涉到到立山開山的佐伯有賴。傳說他當時已有個貌美如花的未婚妻,但他只顧領受阿彌陀如來的開山命令,無瑕理會未婚妻。女子上山追逐不果,唯有下山。下山途中她遇上了一株杉樹,她就對著杉樹祈願早日再會情郎。後來她的祈願真的實現了,後世亦一直傳頌至今。現時說美女杉下跟蹤她的願望吟誦三次,來祈求戀愛成就是十分靈驗呢。(*´∀`)~♥

可在官網瀏覽更多美女平遊步道的資訊。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美女平

剛好搶到立山纜車最前排的位置。

立山纜車連結高475米的立山站,以及高977米美女平站。全長1.3公里,需時7分鐘。纜車共可載120人。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美女平

立山纜車是少數附有載物平台的載客纜車。纜車中間的平台以往用作運送建設黑部水庫的資材,現時也會用以搬運大件物件上山。

立山纜車是鶴式纜車,上行和下行的列車會同時移動,纜索則會在美女平側以八字迴轉。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美女平

在下山途中,右方會有一堆被稱材木石的奇石。(多得後方的台灣導遊大聲提醒團友望右邊,我才拍得到。_(:3 」∠ )_ )

材木石是立山火山噴發形成的柱狀節理熔岩,層層堆疊的模樣形似木材在山上滾落,因而得名。


立山站

終於來到了立山黑部阿爾卑斯路線的另一端--立山站了!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立山站

當觀光客離開,就是登山客上山的時候。

離富山地方鐵道開車只有十分鐘左右,我就跳過了最後一個購買土特產的機會,直奔鐵道。

如一開始在扇澤購票時的章節所述,我就是在看見富山地方鐵道的售票機,就完全忘掉了我買的單程票已包含這趟電車基本車費的事實。本來只要補購¥210特急券就可以乘搭在16:50開的週末加班特急列車,我還是多付了¥1200買基本車票…… (´;ω;`)

幸好我是搭完全程,回到酒店時才發現,到半路中途發現感覺會更氣憤呀。_(:3 」∠ )_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立山站

第一卡和第三卡列車都是自由席,只有中間的雙層觀光列車是指定席。不早早排隊就可能沒好位子坐。

富山地方鐵道的觀光列車不多。來往富山和立山的路線,只有在週末和例假日開的這班列車才有雙層觀光車卡,早知道就把錢砸下去坐一次了……


富山站

由松本出發,歷時十個半小時的大長征終於來到了終點富山站。

富山站

次日補拍的外觀照。

富山站

我在站內兌換好過幾天要用的高山北陸周遊券,再在白えび亭吃了知名的白蝦天丼,就早早回酒店休息了。


相關文章:

富山 白えび亭 白蝦亭

富山 | 白えび亭 | 富山灣直送白蝦天丼

富山 Daiwa Roynet 酒店

富山 Daiwa Roynet 酒店 | 房間寬敞位置便利


今天有好幾次也是打算要排隊乘車,才發現還有一兩分鐘就開車。幸好個人遊客的隊伍和團體遊客的人數相比小巫見大巫,不用排隊直接上到車。

之前排行程時一直在擔驚受怕,每一天都在看天氣報告。數天前山上還是風雨交加,雪之大谷也不開放。週六日突然放晴,實在是最好的驚喜。(*´ω`)人(´ω`*)

老套一點也要說,立山黑部真是一個不去會後悔的地方。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也想在盛夏和深秋再訪,感受與雪景截然不同的美態。


資料來源:
  1. https://www.alpen-route.com/index.php
  2. http://www.kurobe-dam.com/index.html
  3. http://www.360navi.com/18toyama/03kurobe/01view1/
  4. http://www.tengu.ne.jp/ssht.html

中部北陸之旅文章陸續更新中。讚好 Facebook 專頁,第一時間接收最新資訊 (*´∀`)~♥


2018 中部北陸之旅
行程總覽

中部北陸

交通方式

北陸 立山黑部 交通 互動地圖

日本鐵路及巴士周遊券互動地圖 | PART 1 前往北陸/立山黑部的9種票券

景點推介

立山黑部 阿爾卑斯山脈路線

長野/富山景點 ➞ 立山黑部阿爾卑斯山脈路線全紀錄

Toyama Glass Art Museum 富山市玻璃美術館

富山景點 ➞ 富山市玻璃美術館

美食推介

名古屋美食 ➞あつた蓬萊軒 神宮店 | 炭香繚繞鰻魚飯
富山美食 ➞白えび亭 | 富山灣直送白蝦天丼

住宿推介

富山 Daiwa Roynet 酒店

富山住宿 ➞富山 Daiwa Roynet 酒店 | 房間寬敞位置便利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