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生活 > 轉行之路 Week 5 – 有選擇的痛苦

轉行之路 Week 5 – 有選擇的痛苦

by Stealing Daylight
296 views

上回說到要等待 App Academy 以及 Flatiron School  出面試的結果,豈料打好文章一天後,兩間學校就同時錄取了我!這下大問題可來了,到底要選哪一間才比較好?從來沒想過有選擇竟是如此痛苦的一件事。😂 (抱歉了,一早被我當成後備的 General Assembly)

兩者的課程長度、涉及的程式語言都大同小異,接下來唯有從其他方面著手去探討。


學費

無法忽視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是開課前一次繳清的話,兩間學校的學費本是完全相同,本可以不太掛心。

但 Flatiron School 有可供在科技界比較 underrepresented 的族群申請的奬學金,涵蓋女性、LGBTQ+、黑人/拉美裔/美洲原住民/太平洋島國原住民、殘障人士、前軍人,最高可達$3,000 美金。申請的手續非常簡單,填寫了個人資料以及寫了三段小論文後,我在第二天已經收到了已獲發$3,000 美元奬學金的好消息。

問題就來了,突如其來的差距,令我重新在二者之間搖擺不定。

App Academy 雖然沒有奬學金,但有 Income Sharing Argeement (ISA) 制度是先付部份學費,待畢業及成功找到工作後,才需要繳付餘下的部份,但所費就會比一次過繳交高。Flatiron School 雖然亦有同樣的制度,但還款期較長,而且需要 Credit Check,對於沒有 Credit 的人如我,基本上就只能選擇一次全付了。

雖然 Flatiron School latiron School 全付的話,萬一在指定時間內找不到工作的話亦會退款,但要先符合超級多苛刻的條件,例如每週要至少發10封求職信、和三個人見面之類,我心裡也覺得基本上是沒有人能成功退款的。


評核

除了學費,還有一個令我七上八下的要點——評核及畢業率。App Academy 在評核上相當嚴謹,在16個星期的課程中,共有14次評核,合共只有一次不合格的機會,「肥佬」第二次時,便要打道回府。a/A 的畢業率,亦因此只有80%上下。

相比之下,Flatiron School 在15個星期間只有5次評估,每個評核均有兩次不合格的機會;第三次不合格時,則需要轉到下一個 cohort 重讀一次該部份,對力有不逮的學生無疑比較友善。Flatiron 的準時畢業率,則有90%左右。

但我和 App Academy 的畢業生談過後,問她會不會覺得 a/A 的評核難度有刻意提高,她說不覺有此事,而且以 a/A 的運作模式,當大部份人均會選擇 ISA 的情況下,學生無法成功畢業的話,a/A 也收不到錢。這樣想後,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就業

App Academy 鼓勵畢業生盡量找全職的相關工作,所以求職期也較長,亦有終生的 Career Support。反觀 Flatiron School 的 Career Support 只有六個月,而且有約兩成工作是 part-time / contract,更有 8% 的人是到 Flatiron School 擔任教學工作,讓人不禁懷疑是自產自銷,把找不到 software engineering 工作的畢業生全先聘為助教,製造就業率不低的假像。

另外 a/A 公佈的最新畢業收入數據,中位數是 90k;而 Flatiron 的則是平均數 80k。對統計學稍有認識的人也會知道,平均數經常會被少數極端數值影響,而這個情況下,應是會被少數特別高的數值拉高了。這樣看來,就業數據方面確是 a/A 略勝一籌。


感覺

對,來到最後,就是靠個人感覺來下決定。

其實我當初是覺得 App Academy 的課程是最好,但看見它的申請程序有 logic and reading exercise、coding challenges 和 technical interview 三關,以及只有3%的取錄率就卻步了。那時一直希望能用最快速度申請到,所以不想選那些收生要求與我的實力有明顯差距的學校,本認為可以以那些門檻較低的學校來妥協。

不過,究竟是要和誰妥協?連我自己也想不明白。

既然如此,何不大包圍、每家學校都先試著報名?a/A的申請也不像其他學校,一來就查家宅般要寫很多小論文,是單純地看實力來判斷。實際通過了後就發現,三個 technical 關卡其實都比我想像中來簡單。如果我能在這麼短的一段時間來完成,到了實際的課程時應該也能 pick up 到吧?

就是憑著這股自信,我最後還是決定要試一試 App Academy。希望八月末開學後,仍有時間記錄一下這個(可能)會改變我整個人生的過程。

1 comment

Tiffany 14/01/2021 - 21:15

恭喜!!! 第一次看到你的BLOG, 很用心在記錄日本各地的建築之美, 我也很愛~感謝妳的用心!
祝福妳在轉行新課程中收穫滿滿, 疫情期間請多保重~

Reply

Leave a Reply